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乐县

安乐县

①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潞县。

②东晋永和中置(一说南齐置),属东江阳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以安乐水为名。梁改为安乐戍。北周保定四年(564)改置合江县。

③南朝宋置,属乐昌郡。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大业初废。

④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彭城县置,属东彭城郡。治所当在今江苏灌云县境。北齐废。

⑤北周明帝二年(558)改通义县置,属齐通郡。治所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里太和镇。后复改通义县。

⑥隋开皇时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北江口村。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九年(626)又废。

⑦隋开皇中改药山县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沅江市西南。开皇十三年(593)移治今沅江市。十八年(598)改名沅江县。

⑧隋大业元年(605)置,属农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安居附近。寻属海阴郡。后废。

⑨隋末萧铣分兴德县置,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唐贞观元年(627)废。乾封元年(666)复置,属郁林州。永隆元年(680)为岩州治。天宝元年(742)为常乐郡治。至德二年(757)改为常乐县。

⑩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南云州。治所在今湖南攸县南。贞观元年(627)废。

(11)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南二十五里故武功城。是年废。

(12)唐天宝初析狄道县置,属狄道郡。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乡。乾元后改名长乐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属渔阳郡。东汉末废。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又废。(2)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四会市北。属乐昌郡。隋大业初废。(3)南朝齐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梁改为安乐戍。(4)隋开皇时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东北。属静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富州。九年又废。(5)隋开皇中改药山县置,治今湖南省沅江市西南。属巴陵郡。开皇十三年(593年)移治今沅江市,十八年改为沅江县。(6)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安居附近。后废。(7)唐天宝三载(744年)置,治今甘肃省康乐县。属兰州。乾元后改名长乐县。


猜你喜欢

  • 靳家河

    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小青龙河。《方舆纪要》卷17滦州: 靳家河 “一名小青龙河,亦汇众流达潮河以入海”。

  • 柳林镇

    ①清置,属永宁州。即今山西柳林县。清于此设柳林镇巡司。1973年于此设柳林县。②清置,属耀州。即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镇村。(1)在山西省柳林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5.5平方千米。人口5.5万。

  • 回宾亭

    在今江苏镇江市东。《梁书·武帝纪》:大同十年(544),帝至京口,“幸回宾亭,宴帝乡故老及所经近县奉迎候者少长数千人”。即此。

  • 诸葛洞

    ①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诸葛洞 “在司治南。石崖屹立,旁有石洞数丈。相传武侯征九溪蛮时,留宿于此”。②在今云南富民县南。《清一统志·云南府》:诸葛洞 “

  • 僧道桥镇

    又名公道桥。即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清嘉庆 《扬州府志》 卷16 《都里》 引万历 《江都县志》 有僧道桥镇。

  • 八角台

    ①即今辽宁台安县(台安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新民厅图:南有八角台。1914年于此置台安县。②今辽宁凌海市西北八角台。清光绪《奉天全省舆图说图志》锦县图:东北有八角台。③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

  • 喀穆图河

    又作喀母兔河。即今黑龙江省宝清县东蛤蟆通河。源出七虎林山,曲折北流入挠力河。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挠力河两源共合,“东北流,受南来之喀穆图河,今曰哈玛通河”。

  • 周公岭

    在今江西莲花县东北。《清一统志·吉安府》: 周公岭 “在莲花厅东北二十五里。上有罗家仙岩,高耸如屋,及伏虎岩、鸦石狮石、蜈峰蛟峰、秀溪澄潭诸胜”。

  • 恩村

    即今广东仁化县北恩村。明置巡司于此。后迁巡司于城口镇。

  • 后葛

    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后葛巡司于此。清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