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陕西富县西一百三十里川子河畔。据清道光《鄜州志》卷2载:“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石山壁立,凿门成洞,大佛三,其四面小佛尺许者不知其数,凡龛楹柱,无处非佛,连山一石,曲折镌刻,鬼斧神工,莫可端仉,
即今江苏沛县北二十四里大屯镇。民国《沛县志》附图:县北有大屯。(1)在辽宁省海城市东北部。面积90.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屯,人口 2640。清顺治年间,一姚姓千户居此,得名姚千户屯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东汇头乡南。元柳贯诗:“姚江东去蜀山青。” 即此。②在今浙江萧山市东北五十五里。《隋书·地理志》: 余杭郡盐官县 “有蜀山”。宋 《咸淳临安志》卷27盐官县: 蜀山 “在县西南二十七里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当在今四川德昌县境。后废。
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
金置,属盐山县。即今山东无棣县西北小泊头镇。
今越南北部河宣省之泸江 (明江) 与锦江合流后之河流,以经宣光县而名。《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宣化府: 宣光江“在府北。源自云南临安府教化长官司流入境,流七百余里以达宣化江。《一统志》: 永乐初,沐
在今安徽和县北四十里,乌江镇东。《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即此。
亦作旺苍坝。即今四川旺苍县。1941年于此设旺苍设治局,1945年改为旺苍县。
唐置,属飞狐县。为铸铜钱之地。在今河北涞源县南。《元和志》卷14飞狐县:“三河冶,旧置炉铸钱,至德以后废。元和七年,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奏:‘臣访闻飞狐县三河冶铜山约数十里,铜矿至多,去飞狐钱坊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