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姚安县

姚安县

1913年废姚州改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姚安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中部、金沙江上游,蜻蛉河从县境中部流过。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20.3万。辖3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栋川镇。县名据传:东晋太宁二年(324年),李骧侵越嶲,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军姚岳击之。岳与骧兵战于堂琅,追至沪水,骧兵大败。岳不穷追而归,故以此地为姚之所安也。因而得名。汉始置弄栋县,治今县北,属益州郡。因其地多长弄栋木得名。蜀、汉、晋因之。唐武德四年(621年)其地民多姚姓,因置姚州。并置姚城县,治今县北归城村。姚州都督府治此。天宝后地入吐蕃。唐南诏置弄栋节度,宋大理置弄栋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姚州,移治今址,属大理府。天历元年(1328年)升为姚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路为府,以姚州为附郭;二十七年升府为姚安军民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罢姚安府,姚州属楚雄府。1913年废姚州,置姚安县。1950年属楚雄专区。1958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1960年并入大姚县。1962年复置姚安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高原盆地,属农业型经济。大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为主。特产乳鸽、“菖河蜂蜜”、“三角糯米”、茯苓、香菌、松茸、木耳等。工业有金矿、石棉、电解铜、农具、麻纺织、太阳能、造纸、铝箔、服装、印刷、建材等。广大铁路经过南部,南永公路纵贯县境。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周小卜将军墓、德化铭碑、文峰塔、德丰寺、活佛寺、自久庙、红军烈士墓等。


猜你喜欢

  • 旧县江

    即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左江支流黑水河。《方舆纪要》卷110太平府崇善县:旧县江“在府西北。一名崇善江。合思城州、太平州诸水,流经故县北,又东南入丽江。《志》云:旧县东又有崇善水出崇官山,与崇善江合流”。

  • 三界岭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境。《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三界岭“在县西。《志》云,岭当余干、乐平、安仁三县之交,因名”。

  • 宝方山

    一名宝胜山。又名资胜山。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62武冈军: 宝方山 “在济川门外。有岩洞八所,一栖真,二上屏,三太保,四朝阳,五迎阳,六芙蓉,七隐仙,八花乳,龙甲、神像皆滴乳所成”。

  • 东南阳郡

    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西魏改为南郭郡。

  • 狼牙山

    旧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七十二里。海拔1025米。1941年侵华日军向晋察冀边区发动大扫荡,为保卫一分区司令部,一团七连奉命阻击,最后五壮士跳入万丈悬崖,幸存二人。1942年5月建五壮士纪念碑,19

  • 东小江水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09天河县:东小江水“在县东。发源罗城县界,流入境,注于龙江”。《清一统志·庆远府》:东小江“在天河县东二十里。源出黄甲洞,南入罗城县界, 流入龙江”。

  • 金堤 (隄) 驿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方舆纪要》卷16清丰县: 金堤驿,“ 《志》 云: 县南四十五里有金堤,南接开州,北接南乐县境。汉成帝时,王延世运土塞河,自金堤增筑之,置驿于其上,因以金堤为名”。

  • 虞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北二十二里李老家乡附近。西汉属梁国。北魏废。②东晋安帝侨置,为马头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南齐属钟离郡。后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属砀郡。汉、

  • 贵原山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东连火烧岭,南通福建光泽县,西连昂山,北接鳜鱼峰。《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 贵源山 “广七十余里。内多良田,物产蕃庶”。《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贵溪县:贵源山 “民俗淳

  • 香城镇

    北宋置,属普成县。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香沉镇。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部。面积176.9平方千米。人口8.5万。镇人民政府驻香城,人口1490。传此地为邾国桃园附近一古城,桃花香飘全城而名香城。建国初为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