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液池

太液池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于建章宫北开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内。《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颜师古注:“太液池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

②唐于大明宫北兴建,在今陕西西安市北偏东。池分东、西两部分,西部较大,中间以渠道相连。

③指今北京西城区南海、中海、北海。金始称太液池,元名西华潭,相当今中海、北海。明初拓建南海,亦称金海。清又称西海子。《日下旧闻考》卷21:“西苑太液池,源出玉泉山,从德胜门水关流入,汇为巨池,周广数里。自金盛时,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称。名迹如琼华岛广寒殿诸胜,历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民国时期,南海曾设总统府、大元帅府。今中南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地。


(1)又称蓬莱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开凿,在建章宫北。周回十顷,水源引自城北渭水。池中筑渐台,高二十余丈;起蓬莱、方丈、瀛州、壶梁,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2)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偏东。唐凿,在大明宫北。有东、西两池,西部较大,中间有渠相连。水源来自大明宫以北,或引自当时禁苑中的漕渠。(3)即今北京市故宫西华门外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开凿。一称西华潭。明又称金海、三海。清以后称北海、中海、南海。(4)在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园中。指北海的水面。水面广阔,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琼华岛耸立于水面南部,波光塔影。沿岸一带建有濠濮涧、画舫斋、静心斋、五龙亭等,隐现于绿丛水色之间。


猜你喜欢

  • 洟札郎水

    在今云南富民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4富民县: 洟札郎水在 “县东北十里。西入大溪”。

  • 小苇沙河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一百六十里小苇沙河村。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奉天省矿产表:辑安县“小苇沙河,煤(矿)”。

  • 大昌镇

    金置,属定平县。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在重庆市巫山县西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昌,人口2250。三峡库区淹没土地5.3平方千米,移民1.07万。新镇选在邓家岭一带,

  • 黄姑屯

    即今河北隆化县治。清属丰宁县,并设黄姑屯巡司。宣统初属隆化县,1915年隆化县迁治于此。

  • 茹寨

    在今四川金川县北庆宁乡。《清史 ·图钦保传》: 乾隆间征金川: “至萨克萨谷,其北曰茹寨,麦方熟,设碉以卫,图钦保力攻克之,焚沿河各寨。”即此。乾隆四十五年 (1780) 于此设庆宁营,驻守备。

  • 揭揭察哈泽

    在今蒙古国西南车车尔勒格东北。《元史·太宗纪》: 九年 (1237) 春,“猎于揭揭察哈之泽”。

  • 朱崖郡

    ①三国吴赤乌五年(242)置,属交州。治所在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遂溪县、湛江市以南雷州半岛。西晋平吴后废。②即珠崖郡。治所在瞫都县(今海南省琼山市南)。即“珠崖郡”。

  • 訾亭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潍州。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三十里瓦城,即古鄑邑。六年(623) 省。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属潍州。六年省。

  • 施州卫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寻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 改为恩施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辖境约当今恩施、五峰以西地。属湖广都司

  • 黄龙湾

    在今山东无棣县北。《方舆纪要》卷31海丰县: “黄龙湾在县北七十里。其水虽旱不涸,下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