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宫金殿

太和宫金殿

又称铜瓦寺。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北十四里鸣凤山。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 系仿湖北武当山金殿样式铸造, 称太和宫。崇祯十年(1637)殿被移往宾川鸡足山。现存金殿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殿中横梁上发现“康熙十年平西亲王吴三桂室人王氏敬造”字样。殿方形, 边长6.2米,高6.7米。殿内神像、匾联、梁柱、墙屏、装饰等均用铜铸。在鸣凤山巅建有钟楼一座, 内悬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铸造的大钟一口,十分壮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铜瓦寺。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北7千米的鸣凤山(又称鹦鹉山)上。由山上过迎仙桥沿石级而上,古柏参天,浓阴蔽日,沿途过3座“天门”后,即到达太和宫门前。为道、儒两教合一的建筑群。有宫门、棂星门、钟鼓楼、主殿以及左右两庑、春园、秋园等。主殿系青铜铸造,熠熠生辉,故名金殿。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系仿湖北武当山金殿样式铸造。崇祯十年(1637年)殿被移往宾川鸡足山。现存金殿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殿方形,边长6.2米,高6.7米。殿内神像、匾联、梁柱、墙屏、装饰等均用铜铸。殿旁有小铜亭并竖七星旗一面。周围台基用砂石铺砌,四围护栏用大理石制成。在鸣凤山巅建有一座三重檐的钟楼,内悬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铸造的一口大钟,十分壮观。在钟楼南山坡地辟有昆明园林植物园,使金殿名胜与园林融为一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阿吉堡子

    一名阿吉牛录堡子。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南阿吉镇。民国《铁岭县志》卷2:阿吉牛录堡子在“城西五十五里”。

  • 牛山帐

    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中)顿西数里,大山之颠有废垒,曰燕王城。逾顿,西北三十里余至牛山帐,皆平川。牛山毡帐南距保和馆九十里。”

  • 威远赕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元改威远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威远州。

  • 长冈郡

    北周保定二年(562)改淯阳郡置,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三年(563)废。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入汉水东岸)。辖境约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一带。次年废。

  • 蒲河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沈阳中卫。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北蒲河镇。清废。

  • 仲塘陂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仲塘陂在“县东二里”。

  • 千里长沙

    指中国南海诸岛。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海南”条:海南“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舆地纪胜》卷12

  • 汉源县

    ①隋仁寿四年(604)升汉源镇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四十里九襄镇。《元和志》卷32汉源县:“因汉川水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武德元年(618)为登州治, 九年(626)属雅州,贞观二年(6

  • 那苏隘

    即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北那梭。《清一统志·廉州府》:那苏隘“在钦州西南如昔都。明宣德中,交趾置金勒千户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北那梭。明宣德中于此置金勒千户所。

  • 沙角寨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海屿乡驻地沙角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沙角寨“在县西二十五里沙角山下,滨大海, 界于黄华、章奥间”。②在今浙江温岭市东南沙角村。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台州府太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