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原府

太原府

①唐开元十一年(723)改并州置,治所在太原县(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和阳泉市、平定、寿阳、昔阳、盂县等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复为并州,移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复改太原府。元太祖十一年(1216)改为太原路,大德九年(1305)改名冀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改太原府。清辖境相当今山西榆次、太谷以西至黄河东岸兴县、岢岚、岚县等地。1912年废。唐及五代唐曾建为北京,五代末为北汉国都。宋。金先后为河东路、河东北路治所。明、清为山西省会。

②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富良县(今越南北太省富良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北太省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升并州置,治太原、晋阳二县(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属河东道。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及阳泉、平定、寿阳、昔阳、盂县等地。五代时,北汉建都于此。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降为并州,并移治阳曲县(今太原市)。为河东路治。嘉祐四年(1059年)复为太原府,金为河东北路治。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改太原路。明初复改太原府,为山西省会。清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榆次、太谷以西,至黄河东岸兴县及岢岚、岚县等地。1912年废。


猜你喜欢

  • 清源店

    元置,属晋江县。在今福建泉州市旧城西肃清门。明洪武九年 (1376) 改为晋安驿。

  • 罗高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南罗白乡东。《明一统志》 卷85江州: 罗高山 “在罗白县治东”。

  • 延头戍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水经·江水注》:“江之左有武口,水上通安陆之延头。”《宋书·谢晦传》:元嘉三年(426),谢晦兵败, 自江陵北逃,“至安陆延头,为戍主光顺之所执”。

  • 榆盘镇

    即今甘肃武山县北榆盘镇。《清一统志·巩昌府》: 榆盘镇 “在宁远县北六十里,接通渭县界”。

  • 越河

    又名月川水。即今陕西安康市西月河。《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月川水,“ 《旧州志》 谓之越河,在州西七里。自凤凰山东流至石泉,受迟河水,至汉阴受添河水。过越岭关,受白鱼沟水,又受恒河水。昔经牛山麓,明

  • 照壁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贵山” 条下: “照壁山在府东北里许。以岩石屹立而名。”

  • 富川水

    又名富江。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思勤江。《元和志》 卷37龙平县 “富川水经县南,又东入漓水”。

  • 马踏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马踏镇。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马踏墟“在县东北三十里”。

  • 闽王城

    在今福建建阳市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闽王城,“相传王审知所筑,其中殿基犹存。今土阜周回,隐隐如城,外有水田环绕,盖城濠云。今土人呼其地曰王殿村,亦曰城村”。在今福建省建阳县北。相传为

  • 鄂托克赛里河

    即今新疆温泉县西南之沃托格赛尔河,为博尔塔拉河支流。《清一统志·伊犁》: 鄂拓克赛里河 “在伊犁北。源出博罗和洛山,西北行一百里。又西北一河,源出罕哈尔察海山,东南流。二河汇而东流三十里为博罗塔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