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豁山
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20胶水县:大豁山,“按伏琛《齐记》云:卢乡城东南有豁口,故曰大豁口,即此也。又有小豁山相连”。
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20胶水县:大豁山,“按伏琛《齐记》云:卢乡城东南有豁口,故曰大豁口,即此也。又有小豁山相连”。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波谢特西北。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阿济密“东北距蒙古街俄镇二百余里,西南距彦楚河俄镇称是”。咸丰年间被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
即唐延津州城。在今辽宁铁岭市。
亦作大黄江。指今越南红河下游,河南宁省北面之红河。《明史·安南传》: 永乐七年 (1409),张辅等讨简定,“由黄江、阿江、大安海口至福成江,转入神投海口,尽去贼所树桩栅”。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鹿邑县南。《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訾毋”。即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南。《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二年(1622),安邦彦叛攻贵阳,巡抚王三善引兵赴救,“遂夺龙里。邦彦闻新抚自将大兵数十万,惧甚,遂退屯龙洞”。即此。
在今广西西林县东皿帖村南。《清一统志·泗城府》:皿铁隘“在西林县西一百里。路最险要,外通云南广南府”。
即淠水。今河南潢川县东之白露河。《水经·淮水注》:淠水“俗曰白露水”。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东晋郭璞 《江赋》:“流二江于崌崃。” 《寰宇记》 卷74彭山县: 崌崃山“在县东北十二里,导江从山南合流下”。
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贾侯渠”条下:“又城西南有苍陵堰,唐刺史夏夔堰汝水灌田千顷。今废。”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析山鹿县东部置,为长州大安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隋属朔方郡。唐贞观七年(633)为长州治。后属宥州。宋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