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瑶山

大瑶山

亦名瑶山。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一统志·平乐府一》:大瑶山“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丛山叠箐,路险难行。宽袤六七十里。修水自此发源。内有六噶、六定、三片、六段等瑶”。此山东北—西南走向,延伸至象州、象山、平南等县境内。主峰圣堂山,海拔1979米,为广西第五高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黔江以北。主体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大清一统志》:大瑶山“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有六噶、六定、三片、六段等瑶”。因是瑶民聚居地,故名大瑶山。东北—西南走向,为广西弧形山脉东翼。主要由砂页岩和变质岩构成。海拔1200米左右,主峰圣堂山(1979米),为广西中部最高峰。中部高峻陡峭,河谷深切,四周为低山丘陵。丹霞地形分布广、类型多。桂江和柳江的分水岭。广西最重要的水源林区,富森林、药材及矿藏。有大片原始罗汉松林及五珍松、铁杉等珍贵树种,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老冢集

    一名枣子集。即今河南太康县南三十二里老冢镇。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老冢集,南三十里。旧名枣子集。”

  • 大盘道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大盘道。1937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在此伏击日军,三百多名日军全部被歼,俘二十余人,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大盘道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 罟网溪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凤林港。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8遂安县: 罟网溪 “自衢境发源,与邑境诸小涧合,流至于东亭,与双溪诸水合”。《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罟网溪 “源自衢州,流入县界,又东北入武强

  • 日湖

    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月湖之东。宋《宝庆四明志》卷4叙水:“南隅曰日湖……久湮,仅如污泽。”

  • 垅越镇

    在今四川雅安市西。《元和志》 卷32严道县: 垅越镇 “在县西三十六里”。

  • 掩山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北。宋本 《寰宇记》 卷116永明县: “掩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接营山。又西连青山。有一岩,穴口有石掩塞,因为名。”

  • 温水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禺州置,治所峨石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部、陆川县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禺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禺州置,治峨石县(今广西北流

  • 石沛桥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北石沛镇。民国《全椒县志》卷1:石沛桥街“距城二十里,街长半里许,俱市肆”。

  • 下港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在西冷西北约10英里)一带。公元1568年后国势渐盛,领土扩展至西爪哇全境。中国、印度、波斯、土耳其、葡萄牙和荷兰等国商舶都来此进行贸易。明张燮《东西洋考》卷3:

  • 小横山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1临淮县:小横山“在县南五十里,以山势横亘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