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栈
在今台湾台中县西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天地会林爽文于此起义反清。
在今台湾省台中县南偏西。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天地会林爽文于此起兵反清。
在今台湾台中县西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天地会林爽文于此起义反清。
在今台湾省台中县南偏西。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天地会林爽文于此起兵反清。
亦作金肃军。辽重熙十二年 (1043)置,属西京道西南面招讨司。治所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城塔村古城。《辽史· 天祚帝纪 》: 保大三年 (1123),西遁云内,夏国王李乾顺遣使请临其国,“渡 (黄)
在今广东龙门县东。《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龙门县: 路溪水 “源出县东北铁坑山,西南流,会于西林水,可通舟楫”。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南。《寰宇记》卷121绥阳县:“安微水一名孤微水,西自绥养故县来,东流经县南八里,又东入都上县界。”东流入涪江(乌江)。
即荆山洞。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太极洞。《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冯家洞“在先春门外七十里,又名荆山洞”。
在今山东济宁市东。《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芦沟泉“在州东。流入南阳闸。稍西有托基泉,入枣林闸。又有马陵泉,入鲁桥闸东。《泉志》:自滕县、峄县及曲阜县界之蜈蚣泉,共十六泉,散入鲁桥以下漕河,是为鲁桥圈
又称喇嘛寺。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角。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建,为西安地区惟一的藏密黄教寺院。寺内藏经殿原藏有一部明正统年间刊刻、清初印刷的《大藏经》共六千六百余卷。
唐建中二年 (781) 分蓟县地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尚书· 尧典》: “宅朔方,曰幽都。” 孔传: “北称幽……都谓所聚也。” 因得名。与蓟县同城而治,为幽州治所。辽会同初又为幽都府治。开泰元
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东魏置怀仁县以此名。《寰宇记》卷22海州怀仁县:“怀仁山在县北四十里。其山无草木生。”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国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
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猇亭镇。《三国志· 蜀书 · 先主传》: 章武二年 (222) 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六月,“陆议 (即陆逊) 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