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明寺

大明寺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中峰上。《舆地纪胜》卷37扬州:“平山堂在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相传寺建于南朝宋大明间,故名。唐高僧鉴真大师居住和讲学于此。今寺为清同治年间建。鉴真为扬州人,东渡日本传教,将中国文化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1963年鉴真圆寂一千二百周年时,在寺内建鉴真纪念堂。

②北宋建,在今河南济源市南十二里。元代所建中佛殿、明代建筑前后佛殿、左右配殿及山门等至今犹存。


(1)在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中峰上,东邻观音山。建于南朝刘宋大明鉴真纪念堂内景年间,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年)曾在寺内建栖灵塔,又称栖灵寺。唐会昌三年(843年)塔毁,仍为大明寺。清康熙时讳“大明”二字,复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1980年复改大明寺。曾为唐高僧鉴真居住和讲学之地。现寺为清同治年间重建。寺前是三间三楼的牌楼,向北是山门(内有天王像),院正北是大雄宝殿,殿内正中前为三大佛,背后为海岛,塑观音等群像,两旁为十八罗汉像。大殿东侧为东苑,后有晴空阁,现为鉴真和尚东渡事迹陈列室。1973年建鉴真纪念堂。(2)在今山东省济南市旧城北。《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侧面湖,即此。

大明寺


猜你喜欢

  • 楚舒勒宗

    即曲水宗。在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曲水。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楚舒勒,水沟也。傍水建城,故名。”

  • 百丈山

    ①又名百丈岭。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南七十里,接峡江县界。《寰宇记》卷109袁州新喻县:百丈山“顶阔百丈,因以为名。顶上有葛仙井,井畔有庙”。②又名大雄山。在今江西奉新县西一百二十里,与修水县接界。《寰宇记

  • 活剌浑水

    又作胡剌浑水。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之呼兰河。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松花江。《金史·石显传》: “婆诸刊蓄怨未发,会活剌浑水纥石烈部腊醅、麻产起兵,婆诸刊往从之。” 即此。明称忽剌温江。古水名。即今黑龙江

  • 殷城

    ①亦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史记·殷本纪》: “河亶甲居相。” 《正义》》 引 《括地志》: “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水经·沁水注

  • 花港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的西南角。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4:卢园乃“宋内侍卢允升小墅,景物奇秀,有池文石甃砌,水洌而深,异鱼种集,所谓‘花港观鱼’即此地也”。

  • 梅洞堡

    明置,属长宁县。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梅硐镇。《方舆纪要》 卷70长宁县: 梅洞堡 “在县东五十里。宋政和五年置梅洞砦。……明因旧址设堡于此,并置梅洞巡司”。

  • 浮山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3泽州: “浮山在州东南三十五里,以高近浮云而名。”②一名浮化山。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南东浮山。《元和志》 卷13太原府广阳县: “浮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③在今山

  • 沙堆市

    即今湖北通城县东北二十二里沙滩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通城县东北有沙堆市。

  • 姑臧南山

    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南祁连山。《汉书·地理志》 姑臧: “南山,谷水所出。” 《元和志》 卷40姑臧县: “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在县南二百三十里。” 《寰宇记》 卷152: “番和县南山,一名天山,又名雪

  • 蛾州

    唐贞观五年 (631) 以处党项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