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观山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旧太平、神策二门间。《陈书·方泰传》:陈太建十一年(579),“高宗幸大壮观,因大阅武”。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壮观山“东连蒋山,西有水下注平陆,南临真武湖,北临蠡湖”。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旧太平、神策二门间。《陈书·方泰传》:陈太建十一年(579),“高宗幸大壮观,因大阅武”。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壮观山“东连蒋山,西有水下注平陆,南临真武湖,北临蠡湖”。
唐铸钱地。在今山西翼城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绛州翼城县有铜源钱坊。《清一统志·平阳府》: 蜀山 “在翼城北三十里,相传旧铸钱处,唐铜源监置此”。唐置钱坊,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东汉灵帝刘宏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六年(189)六月,“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同书《礼仪志》注引《帝王世纪》曰:“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汉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西晋为越嶲郡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特产好犀牛,东山出青碧”。南朝宋属越嶲郡。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属越
北宋置,属清湘县。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宜湘。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北宋属清湘县。
亦作八卦坛。在今河南淮阳县北一里。《元和志》卷8宛丘县:“八卦台及坛,县北一里。古伏羲氏始画八卦于此。”
在今江西遂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87龙泉县 “龙庵隘” 条内: “县南百里为明坑隘。”在今江西省遂川县南。清属龙泉县。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南部。《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师于鄎”。即此。
在今安徽南陵县东南六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南陵县:“有永丰陂,在青弋江中,咸通五年置。”《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永丰陂“在县东南六十里,引青弋江为陂以溉田。《唐史》,咸通五年修南陵永丰陂。宋亦时
在今江西铅山县 (河口镇) 东南鹅湖山北麓。南宋淳熙二年 (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十年 (1250) 始建书院,朝廷赐名 “文宗书院”。明景泰四年
唐贞观元年 (627) 置,治所在端溪县(今广东德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德庆、郁南、云浮等市县地。贞观十一年 (637) 废。唐贞观元年(627年)置,治端溪县(今广东德庆县)。十一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