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道郡
亦作故道郡。北魏延兴四年 (474) 置,属南岐州。治所在尚婆城 (今甘肃徽县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太和元年 (477) 移治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西魏改为归真郡 (一说隋开皇三年废)。
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治今甘肃省徽县东北。太和元年(477年)移治今陕西省凤县东北。属梁州。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徽县、两当县及陕西省凤县、留坝县等地一带。西魏因之,属南岐州。后改为归真县。
亦作故道郡。北魏延兴四年 (474) 置,属南岐州。治所在尚婆城 (今甘肃徽县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太和元年 (477) 移治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西魏改为归真郡 (一说隋开皇三年废)。
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治今甘肃省徽县东北。太和元年(477年)移治今陕西省凤县东北。属梁州。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徽县、两当县及陕西省凤县、留坝县等地一带。西魏因之,属南岐州。后改为归真县。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乡。南朝梁、陈间耒阳县迁治骜山口,即此。《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竹塔市”条下:“大陂市,在(耒阳)县东北。即故县治也。”
1913年改寻甸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1927年改置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降寻甸州置,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仁德镇。1957
在今越南同登县东北,广西友谊关之南。《明史·安南传》: 宣德二年 (1427),柳升征安南黎利,“升进薄倒马坡,陷殁”。
北宋置,属冠氏县。当在今山东冠县境。
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东兰州。治所即今广西凤山县。1919年改为凤山县。
明洪武初降岚州置,属岢岚州。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清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50年移治东村(即今岚县)。在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北段。属吕梁市。面积 1510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九十里尺八镇。《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大江”条下:“县治临江尝多水患。元大德中议开尺八穴以杀江流,至明时穴已湮废。”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白石镇,在白石河之滨。清设汛,有把总驻防。
即拉加里宗。今西藏曲松县。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吕氏春秋》称为九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