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马寨堡

唐马寨堡

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南唐马寨镇。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29辽阳州: 唐马寨堡在 “城西南七十里”。


猜你喜欢

  • 西川路

    北宋乾德三年(965)平后蜀并两川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开宝六年(973)析置峡西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大竹、邻水、永川、合江以西,邛崃山、大雪山、大凉山以东和江油、北

  • 大彭馆

    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唐时邮传所经,亦为迎饯之地。以古大彭国为名。《新唐书·崔彦曾传》:咸通九年(868)庞勋作乱,“囚彦曾大彭馆……勋乃杀彦曾于寝”。

  • 益都路堤 (隄)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小河堤” 条下: 益都路堤 “元时州属益都路也”。堤以路名。

  • 十三站

    清改明十三山驿置,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大凌河三十里至十三站,四十里至闾阳驿。”后金天聪二年(1628)毁十三站以东墩台,即此。在今辽宁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后金天聪二年(

  • 仪城县

    金贞祐四年(1216)改平城县置, 属辽州。治所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八十里仪城村。元至元三年(1266)废。古县名。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平城镇置,治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仪城。属辽州。蒙古至元三年(12

  • 三洲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三洲山“一名黄冈,耸拔千仞,周一百余里,峰峦数十,西连高明,东南接新会,与西樵皆为县之镇山”。

  • 沈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陈州置,治所在项城县(今河南沈丘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项城、沈丘、郸城、太康、西华、淮阳等县市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仍治项城县。贞观元年(627)废。(1

  • 符特山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龙骧山。《汉书·地理志》 宕渠县: “符特山在西南。” 《寰宇记》 卷138渠州: “符特山在宕渠县西南,今县则有龙骧山,盖古符特山也。”

  • 一名费滑。周封国。姬姓。原都于今河南睢县西北。后徙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春秋》 庄公十六年 (前678) 十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杜注

  • 巴中

    地区名。指今四川盆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又《张鲁传》:太祖攻张鲁,鲁“乃奔南山入巴中”。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