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八年 (1410) 置,直隶后军都督府。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后废。明永乐中置,治今河北省涿州市。属后军都督府。清顺治九年(1652年)省入涿鹿卫。
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7鹤庆军民府 “龙珠山” 条下: 象眠山 “山势逶迤,如象眠然,因名”。
在今广东揭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揭阳县: 黄岐山在 “县北十里。上有石湖,四时不竭,绝顶又有石浮图,下有二岩,东曰竹冈,西曰松冈,皆有洞壑之胜”。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笕水口 “在县西北八十里。其地有鸡头山,水出石孔中,居民以木竹为枧,引水灌田,南流入沮水”。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南二十里潮白河东岸李遂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白河在此决口南流,夺箭杆河以至宝坻县。1923年在此镇西南开挖一引河, 白河归故道。在北京市顺义区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1.8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红山之南。成帝河平元年(前28)封王立为侯国。东汉废。
在今河北威县北。《资治通鉴》: 唐兴元元年(784),朱滔攻贝州,成德帅王武浚、昭义帅李抱真合兵进救,距贝州三十里,“武俊遣其兵马使赵琳将五百骑伏于桑林”。胡三省注: “桑林之地在经城 (今威县北五十
南齐置,属高兴郡。治所无考,当在今广东化州、廉江、遂溪等市县境。隋开皇时废。
唐永徽元年(650)或此前置,属燕然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北色楞格河中游地区。因置于山娥河(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故名。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又作仙崿州(《通典·边防》)。唐羁縻州。《
在今山西朔州市南。《宋史·杨业传》:北宋雍熙三年(986),杨业谓潘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