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味县

味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三国蜀建兴三年(225) 为建宁郡治, 十一年 (233) 又为降都督驻地。 《三国志·蜀书·马忠传》: 降都督张翼常驻平夷县,马忠为都督后,“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西晋为建宁郡治。南齐属建宁郡。隋废入同乐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为南宁州治。贞观八年 (634) 为郎州治。开元五年 (717) 复为南宁州治。天宝后地入南诏,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曲靖市西北三岔。属益州郡。三国蜀汉为建宁郡治,庲降都督亦一度驻此。南朝宋宁州、北周南宁州、隋南宁州总管府皆治此。隋末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南宁州附郭县。天宝中地入南诏,州、县俱废。《三国志·蜀志·马忠传》:庲降都督张翼常驻平夷县,马忠为都督后,“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即此。


猜你喜欢

  • 卢氏县

    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即今河南卢氏县。《寰宇记》卷6:“因山以名县。”西晋属上洛郡。东晋义熙末属弘农郡。北魏属恒农郡。东魏属金门郡。西魏为义川郡治。隋初为虢州治。大业三年(607)属弘农郡。义宁元年(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富辰曰 “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杜注: “高平昌邑县西有茅乡。” 后属邾。《左传》: 哀公七年(前488

  • 匽国

    又作郾国。即燕国。西周初封国,姬姓。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即“北燕国”。

  • 深井墩

    明置,属盖州卫。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神井子。明 《辽东志》 卷1 《盖州卫图》: 卫西南有深井墩。

  • 岑嶅山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施秉县:岑嶅山“元末有陈元帅者屯兵于此,营垒尚存”。

  • 圆照寺

    古称普宁寺。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北隅显通寺左侧。明永乐初建。宣德年间重建。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藏经阁,殿内塑像俱全。寺后塔院有白色喇嘛塔一座,建于宣德九年 (1434),为印度高僧宝利沙

  • 都梁城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五里都梁山麓。东晋义熙中至唐初为盱眙县治。《资治通鉴》: 唐咸通九年(868),庞勋攻 “陷都梁城,……据淮江,漕驿路绝”。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城东南都梁山麓。唐咸通九年(868年),庞勋

  • 州案山

    在今广东南雄县南。《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州案山在“府南二里。状如马背。一名金马山”。

  • 觉洛浣

    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艾丁湖。为托克逊河所潴。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觉洛浣 “在(吐鲁番) 厅南约二百二十里。东西长,西北狭,亦盐湖之一”。“艾丁湖”的旧称。

  • 安口砦

    北宋置,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北。崇宁四年(1105)于此置安口县及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