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山
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水经·沔水注》:壻水“北发听山,山下有穴水”。《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听山“在南郑县西北二十八里。西抵壻水小溪。《图经》云:仙人唐公房尽室飞升,其壻归,惟闻空中歌乐之声”。
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水经·沔水注》:壻水“北发听山,山下有穴水”。《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听山“在南郑县西北二十八里。西抵壻水小溪。《图经》云:仙人唐公房尽室飞升,其壻归,惟闻空中歌乐之声”。
即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汀江,为韩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3大埔县: 神泉河 “在县治北。一名大河,即汀江府之鄞江也。经上杭硿头,奔激出丛石中,西流横带县治,会永安、小靖二溪。又西北流三十里,经大河山西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市昭通坝子内。《水经·若水注》:“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东汉永初元年(107)为犍为属国都尉治。建安十九年(214)为朱提郡
在今江西萍乡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里大洞“山圆如覆钟。有两洞相接:上洞口在山趾,石田广袤;下洞口出山腹,巨石如屏。中有小溪。宋建炎初,避乱者多归焉。巨寇张成攻围数日,洞中人仰射,贼有死
即今甘肃夏河县治。因拉卜楞寺而得名。1926年于此设拉卜楞设治局。1928年改置夏河县。在甘肃省夏河县西部、大夏河上游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4万,有汉、藏、回等族。“拉卜楞”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马河乡。民国《邢台县志》卷1:马河镇在“(西)六十五里”。(1)在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西部、漳河水库上游。面积161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马河,人口 2400。古时此地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嘉宁县(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峰州。②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益州置,治所在武兴郡武兴县(今陕西略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隋大业初改为顺政郡
①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西。东汉明帝时沦为麻湖,移治今全椒县东十五里百子楼。三国时废。西晋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②南朝梁置,为西永宁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北周改为漳川县。古县名。
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7延平府南平县: 泰平里溪 “在府南七十里。源出沙县界黄泥坑,流三十余里,经府西南七十里之筼筜山下,又东北流,入于西溪”。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境。《宋史·岳飞传》: “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 今广德县东北六十里新杭镇有将军山,相传以岳飞驻军此山得名。西北四十里赵村乡
①即南京城。在今辽宁辽阳市北。《辽史·地理志》:契丹天显三年(928)升东平郡为南京。“城名天福,高三丈,有楼橹,幅员三十里。八门:东曰迎阳,东南曰韶阳,南曰龙原,西南曰显德,西曰大顺,西北曰大辽,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