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含山

含山

①又作㟏山、唅山。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其山口称㟏口或唅口。自古有道由今闻喜东经垣曲县越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称作含山路或唅口道。《旧唐书·张濬传》:大顺元年(890),张濬出兵讨太原,为李顺孝所败,濬“狼狈由含山逾王屋,出河清,拆屋木缚筏济河”。

②又名横山。在今安徽含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含山在“县西二十里。山势雄拔,众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


(1)古山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南。自古有道经今垣曲县,逾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称之含山路或濬口道。《旧唐书·张濬传》:唐大顺元年(890年),张濬出兵讨太原,为李存孝所败,濬“狼狈由含山逾王屋,出河清,坼屋木缚筏济河”,即此。(2)集镇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南部。属善琏镇。人口870。以山为名。1956年合含山、和平乡为含山乡。1958年属善琏公社,1961年析置含山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蚕茧、淡水鱼、小湖羊皮等。有湖笔、绫绢、水泥、磁性材料等厂。公路通市区,水运便利。


猜你喜欢

  • 新穿镇

    北宋置,属新津县。在今四川新津县东北四十里花园乡一带。以新穿水 (今杨柳河) 而名。

  • 鉴 (鑑) 山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宝山” 条内: “鉴山在县北三里。旧有银坑。下有溪,澄澈如镜,即鉴江之源也。”

  • 筋竹墟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七十五里筋竹镇。南朝陈以来历为永业郡、永业县、安义县治。

  • 鸡冠峰

    在今吉林磐石、东丰县西。《清一统志·吉林一》:吉林峰“在(吉林)城西南四百余里,高一里,周二十余里。又名鸡冠山。上有五泉,北流分为五道,合为依巴丹河,汇为雅吉善河”。

  • 芳乐苑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东北,六朝建康子城北。《南齐书·东昏侯纪》:永元三年(501)夏,“于阅武堂起芳乐苑, 山石皆涂以五采,跨池水立紫阁诸楼观,壁上画男女私亵之像。……又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旦进酒肉杂肴

  • 飞来峰

    一名灵鹫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宋《淳祐临安志》卷8“武林山”条引晏殊《舆地记》:“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故名。峰下有玉乳、龙泓诸洞,

  • 三元街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清《乾隆内府舆图》:沙县西南有三元街。

  • 带城桥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南端,跨十全河上。《清一统志》 引 《苏州府志》: 带城桥 “迤逦近府治城南,故名”。

  • 造哈岭

    一作木素尔山。即今新疆拜城县北之天山。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2: 木素尔山 “又曰造哈岭。乾隆二十三年,兆公惠奏: 搜捕厄鲁特,自巴尔呼特岭过造哈岭是也”。

  • 西平林县

    南朝宋改平林县置,属随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古城乡(古城畈);一说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南齐复改平林县。古县名。南朝宋改平林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北。属随阳郡。南朝齐复名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