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合水县

合水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为庆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元和志》卷3顺化县:合水县“在马领、白马二水口, 因以为名”。大业三年(607)为弘化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庆州治。六年(623)改名合川县。

②唐天宝元年(742)改蟠交县置,属安化郡。治所即今甘肃合水县东北老城镇(老合水)。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合水在县南一里。以建水、北川水相合”, 因以名县。乾元初属庆州。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并入乐蟠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复置, 属庆阳府。民国初属甘肃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52年迁治西华池镇。


在甘肃省东部、马莲河流域,东邻陕西省。属庆阳市。面积 2987 平方千米。人口16.8万。辖2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西华池镇。西汉置略畔道,东汉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合水县,治今庆城县。因县址在马岭、白马二水口,故名。为庆州治。后为弘化郡治。清乾隆《甘肃通志》:合水“在县东一里,与建水北岔水合,县以此名”。义宁元年(617年)析合水县置乐蟠县,治今西华池。唐武德六年(623年)析乐蟠县置蟠交县,治今县北老城镇;同年改合水县为合川县。贞观元年(627年)废合川县。天宝元年(742年)改蟠交县为合水县。五代周合水县废入乐蟠县。北宋废乐蟠县,复置合水县,治今老城镇。1913年后先后属陇东道、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县治迁今西华池镇,属庆阳专区。1955年属平凉专区。1958年撤县,并入庆阳、宁县。1961年复置合水县,属庆阳专区(1969年改地区)。2002年属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子午岭斜贯中部。岭东有洛河支流葫芦河、平定川、烟景川;岭西有泾河支流马莲河、合水川、瓦岗川、固城川。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业以小麦、玉米、烤烟、油菜籽等为主。土产有白瓜子、木耳、花椒、金针菜等。工业有卷烟、麻纺、地毯、手套、奶粉、印刷等。309国道和宁合、西合、合庆等公路经此。古迹有定祥黄河古象化石出土地及干沟桥仰韶、齐家文化及九站寺洼文化等遗址,北魏保金寺、唐宋莲花寺石窟和塔儿湾宋造像石塔等。


猜你喜欢

  • 龙口特区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黄县龙口镇析置,治龙口(今山东龙口市)。1946年改设龙口市。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黄县龙口镇析置(县级),治今龙口市龙口镇。1946年改设龙口市。

  • 邓演达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灵谷寺东。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坚决捍卫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战役。1925年后任

  • 清水潭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运河之东。《方舆纪要》卷23高邮州: “清水潭在州北二十里。其地低洼,当下流之冲。”

  • 筰都夷

    古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今四川汉源、石棉、普格等县一带。《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 从事农牧业生产,盛产名马 “筰马”。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于其地置沈黎郡

  • 龙?场

    即今四川犍为县东龙孔镇。《清史稿·胡中和传》:同治元年(1862),“(李)永和遁犍为龙��场,负隅死抗。中和围之,垒石墙,编木栅,外浚深壕,密布梅花桩”。即此。

  • 龙城镇

    北宋置,属渠江县。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九十里白市镇。(1)在安徽省萧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2.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城,人口6.6万。1949年设龙城镇,1958年成立虚实公社,

  • 莫大湖

    在今广西横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永淳县: 莫大湖在 “县东二十里”。

  • 观化堡

    北宋置,属定边军。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宋史·地理志》:观化堡“东至逋祖岭界堠约一十五里,西至鸡觜堡约三十里”。

  • 长空滩

    在今福建清流县东。《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长空滩在县东。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尖耸险峭。谚云,黄石蒙头,十舵九愁。下有长空潭,水色澄澈。”

  • 兴中府

    辽重熙十年(1041)升霸州置,治所在兴中县(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北票等市县地。蒙古至元七年(1270)降为兴中州。辽重熙十年(1041年)升霸州置,治兴中县(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