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县
辽置,属乾州。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和义县之间。金废。
辽置,属乾州。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和义县之间。金废。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忻口村,两山相夹,滹沱河流经其间。《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一年(615),突厥围雁门后,“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围遂解。《方舆纪要》卷40忻州引《土地记》:“汉高出平城之围,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为武威郡治。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元和志》 卷40姑臧县:“因姑臧山为名。亦言故匈奴盖臧城,后人音讹为‘姑臧’ 焉。” 三国魏黄初中移凉州治此。十六国时,为前凉、后凉、
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方舆纪要》卷34濮州临濮城:“或谓之小濮。蒙古忽必烈南侵,尝驻兵于小濮,即此。”
古水道名。《汉书·地理志》 丹阳郡石城县:“分江水首受江,东至余姚入海,过郡二,行千二百里。”《水经》沔水:“又东至石城县,分为二”:其一,“又东至会稽余姚县,东入于海”。这是连接古庐江和浙江两水系的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 北宋作眉州。 后废。
在今四川忠县西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9忠州:“西北五里有木莲洞。宋钱求之诗云:鸣玉溪边堪寓目,木莲洞下更关情。”木莲洞以木莲而名。木莲树产于鸣玉溪滨。《白居易集》卷18:“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
元元贞元年(1295)改兰溪县置,属婺州路。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兰溪县。元元贞初升兰溪县置,治今浙江省兰溪市兰江镇。属婺州路。明初复降为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置,属衡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南朝宋为衡阳郡治。隋改名衡山县。古县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湘南县置,以在湘水之西得名。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属衡阳郡。南朝为衡阳
①唐永隆二年 (680) 析龚、蒙、象三州置,治所武郎县 (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及相邻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部分地。开元二十四年 (736) 改为羁縻州,建中元年 (780)
即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三十四里大刘乡。民国《郾城县记》图:西南有大刘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