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州
①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唐贞观八年(634)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五年(622)废。
(1)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治今湖北省建始县东。隋初废,义宁初复置。唐贞观八年(634年)又废。(2)(叶xiè)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叶县。五年废。(3)唐开元二十年(732年)改鹤州置,治夜郎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大历五年(770年)废。
①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唐贞观八年(634)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五年(622)废。
(1)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治今湖北省建始县东。隋初废,义宁初复置。唐贞观八年(634年)又废。(2)(叶xiè)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叶县。五年废。(3)唐开元二十年(732年)改鹤州置,治夜郎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大历五年(770年)废。
北宋改宾化县置,属涪州。即今四川南川市。《宋史·蛮夷传》: 熙宁三年 (1070),转运使孙固攻南平僚,“复宾化砦,平荡三族。以其地赋民,凡得租三万五千石、丝绵一万六千两”。次年改为隆化县。
在今贵州石阡县东南龙山。《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龙山”条:“山高耸,左岩畔有古洞,洞内石隙中有水泻入深潭,至春瀰漫,流出五巴砦,入于大溪。冬则涸,时有大风飓发,俗呼为风鬼洞。《志》云,洞在石阡司治
①三国魏置,属上庸郡。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东。西晋改为微阳县。②西晋泰始元年 (265) 置,属建平郡。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五里州基山下。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下: “以其为汉巫县地,属建平
亦称乌里雅苏台将军。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置,驻塔米尔河。乾隆十九年 (1754)移驻乌里雅苏台城 (今蒙古国扎布汗省会扎布哈朗特,即乌里雅苏台)。《清一统志· 乌里雅苏台统部》: 定边左副将军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鱼丘驿 “明初置马驿于此”。
在今上海市静安寺路南。本西人格龙所筑私人花园。清光绪间无锡张鸿禄购得,人称张园。旧时为上海游览胜地。今废。
或作菑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为考城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属砀郡。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名考城县。
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为获嘉县治。《魏书·地形志》 汲郡获嘉县: “有获嘉城。”
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之阿蓬江。《清一统志·酉阳州》: 阿蓬水 “西南至龚滩入黔江,即 《旧志》 所谓施州江也”。
一作青莲墟。即今广东阳山县东青莲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移驻淇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