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站
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民国白眉初《满洲三省地志》:呼玛县“民国四年迁移古站,即今治地”。
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民国白眉初《满洲三省地志》:呼玛县“民国四年迁移古站,即今治地”。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南。宣帝封城阳荒王子勋为高广侯,即此。东汉省。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宣帝封城阳荒王子勋为高广节侯置,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属琅邪郡。东汉省。
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南海中东、西瑁洲。《清一统志 ·琼州府一》: 玳瑁洲 “在崖州。有大、小二洲。大洲在州东海中,小洲在州西海中。又有双洲门在洲东八里,双洲对峙,状如两扉”。
旧名大姑陷,后改大姑崁,清同治初改名大嵙崁。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大溪镇。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宝溪山 “其下有溪,大抵洞中诸溪皆产金,故以宝名”。
即日喀则。今西藏日喀则市。
南朝梁置,属并州。治所在东关县 (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说在今万源县南固军坝)。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万源县南部地。西魏改为永昌郡。
明置,属茂州。即今四川茂县东北土门乡。《方舆纪要》卷67茂州:土门城“亦在州东,即土门堡也。正德中,州将何卿破叛蛮于此。《志》云:土门为州东之要塞”。在今四川省茂县东北土门。明时为茂州东部要塞,正德中
北魏太和中于谷阳城置,即今安徽固镇县。寻置阳平郡。
即笮桥。又名夷星桥。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益州西南两江有七桥,“西上曰夷里桥,亦曰笮桥”。《寰宇记》卷72益州华阳县:“笮桥去州西四里。亦名夷里桥。”即“笮桥”。
①西汉惠帝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附近。西晋废。②北魏改东安陵县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