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原武县

原武县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即今河南原阳县。西晋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管州。治所在阳池城(今原阳县西南原武镇)。大业初属荥阳郡,后改为原陵县。唐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祐元年 (1086) 复置。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属怀庆府。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与阳武县合并,改为原阳县。


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原阳县。属河南郡。西晋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后属广武郡。东魏改广武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原陵县,治今原阳县西南原武镇。属荥阳郡。唐初改为原武县,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为镇,并入阳武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仍属郑州。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怀庆府。1936年曾与阳武县合并,改设博浪县。同年又复旧。1949年与阳武县合并,改设原阳县。属平原省。


猜你喜欢

  • 小河口

    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北小河口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山阳县:西乡有小河口(村)。集镇名。在陕西省镇巴县东部。属巴庙镇。人口300。以地处偏溪河与下渚河交汇处得名。产玉米、小麦、稻、茶叶、生漆、油桐。矿

  • 诸罗山社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本高山族平埔人聚居地。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诸罗山社 “离府治一百二十里”。康熙四十三年 (1704)移诸罗县于此。乾隆五十一年 (1786) 改名嘉义县。

  • 太平镇

    ①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太平河村。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龙厅图:北有太平河。②北宋置,属涟水县。在今江苏涟水县北。③北宋置,属仙游县。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④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西北。《元丰

  • 郭道镇

    清置,属沁源县。即今山西沁源县北郭道镇。在山西省沁源县中部。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郭道,人口6250。因郭姓首先在此开发居住,位于三岔路口交通要道处,故名郭道。1949年为沁源

  • 清平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贝丘县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康庄南。隋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博州。北宋初属大名府。元丰中河决,徙治明灵砦 (今高唐县西南清平)。元属德州

  • 安山驿

    唐置,在今陕西商州市北五十三里。《方舆纪要》卷54商州:安山驿“其地有安山,山下有紫榆涧,清池水经焉”。

  • 赵毛陶庄

    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南二十二里赵毛陶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盐山县图: 东北有赵毛陶集。

  • 商山蓝行政办事处 (县级)

    1946年9月由陕西商县、蓝田二县析置,治杨家斜 (今陕西商州市西杨斜镇)。1947年3月废。

  • 伍牙山

    ①一名护牙山。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六十里,与安徽郎溪县接界。宋《景定建康志》卷17:伍牙山一名护牙山,“俗传伍子胥美齿牙,避楚至此,恐为人所识,以石击毁其牙, 山神为震,护之不毁,因名护牙”。②在今安徽

  • 别石把

    即别失八里。西辽属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金山之南隅有回鹘城,名曰别石把。”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