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川县
金承安二年(1197)升黑河铺置,属全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北岸都希苏木西北友好村。后改属临潢府。元废。
古县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升黑河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属临潢府。元废。
金承安二年(1197)升黑河铺置,属全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北岸都希苏木西北友好村。后改属临潢府。元废。
古县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升黑河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属临潢府。元废。
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里洞镇。《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张公脑营”条:里洞营“在县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置”。
明置,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经水陆城站有“弗思木城古佛陵站”。
指明、清时期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三府,相当今浙江省的杭州市、临安市、富阳市一线及杭州湾以北地区。明、清两代习称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三府为下三府,称宁波、绍兴、台州(治今临海市)、金华、衢州、严州(
亦名涌泉山。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三十里。《元和志》 卷33梓州通泉县: 通泉山 “在县 (旧治在今洋溪镇) 南二里。山前有石虾蟆,高七八尺”。《寰宇记》 卷82通泉县: 通泉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东临涪
即上朱岭。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
十六国后凉升番和县置,属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晋书·吕纂载记》: 吕弘 “改封番禾郡公”。即此。北魏改名番和郡。十六国后凉置,治番禾县(今甘肃永昌县)。
南齐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陆丰县北大安镇。南朝梁、陈间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废入海丰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东省陆丰市北大安。属东官郡。南朝梁、陈间废。唐武德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南四十五里越州镇。清康熙七年 (1668) 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越州置,治今云南省曲靖市南越州镇,属云南都司。清康熙六年(
北宋时藏族地方政权辖地。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藏族吐蕃王朝(约629—842)极盛时号称大蕃,吐蕃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的一支领有其地,因称小蕃。公元10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
清置,属陇州。即今陕西陇县西北火烧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