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董镇
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四里南董镇。清康熙 《藁城县志》 图: 西有南董村。
在河北省藁城市中部,南临滹沱河。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南董,人口 3200。元初中书丞相董文炳故里,因名董村,后冠方位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建材、木器、制砖等厂。牛羊市场繁荣。藁新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四里南董镇。清康熙 《藁城县志》 图: 西有南董村。
在河北省藁城市中部,南临滹沱河。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南董,人口 3200。元初中书丞相董文炳故里,因名董村,后冠方位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建材、木器、制砖等厂。牛羊市场繁荣。藁新公路经此。
即中宿峡。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三十五里。《清史稿·地理志》 广州府清远县:“中宿峡,一名飞来峡。”又称清远峡。因在广东省清远市城北,故名。北江小三峡之一。系河流切割山地而成。以孤立在低丘平原上,故名。峡
五代时于阗国置,治所在今新疆于田县东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于阗:“又行二日至安军州,遂至于阗。”《方舆纪要》卷65于阗:扜罙城“五代时于阗尝置州于此。高居诲云:渡陷河,又西至绀州,于阗所置州也。
即今吉林九台市西南卡伦镇。《清史稿·地理志》:吉长铁路四站“饮马河、卡伦、长春、头道沟”。
古泽薮的总称。《周礼·职方》谓指扬州的具区、荆州的云梦、豫州的圃田、青州的望诸、兖州的大野、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冀州的杨纡、并州的昭馀祁;《吕氏春秋·有始览》指吴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华、晋的大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改望都县置,属北岳区。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刘云彪团长而命名。1946年复名望都县。旧县名。北岳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由晓峰县改置。以纪念抗日烈士、骑兵团长
在今甘肃张掖市东。一说在今永昌县西。《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南凉嘉平四年 (411),伐北凉,“五道俱进,至番禾苕藋,掠五千余户”。即此。在今甘肃省张掖市东(一说在今甘肃永昌县境)。十六国南凉嘉平四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樟湖镇。清时延平城守协千总驻此。
①一作雁门。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河津市南。《史记· 六国年表》: 秦孝公二十三年(前339),“与晋战岸门”。《史记·魏世家》: 魏哀王五年 (前314),“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②战国韩
亦作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境洛河注入黄河处。《尚书· 禹贡》: 河水 “东过洛汭”。《孔传》:“洛汭,洛入河处。” 《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
在今云南禄丰县北十六里山坡上。从1975—1980年进行八次发掘。获腊玛古猿头骨三具,西瓦古猿头骨一具,带牙齿上、下颌骨破片三十余件,牙齿四百余枚。还发现长臂猿、三趾马、大唇犀、爪兽、剑齿象、虎、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