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策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谅江府。治所在青林县 (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之南策)。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海阳县以北地区。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入安南。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谅江府。治所在青林县 (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之南策)。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海阳县以北地区。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入安南。
西晋太康初改南城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东晋太兴中复改为南城县。古县名。西晋太康初改南城县置,治今江西省南城县东南。属临川郡。东晋大兴年间复改南城县。
即今新疆鄯善县。《宋史·高昌传》: 太平兴国六年 (981),王延德出使高昌,从鬼谷口避风驿“凡八日至泽田寺。高昌闻使至,遣人来迎,次历地名宝庄”。
东汉建武中改芒县置,属沛国。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二十六里小城子。西晋废。古县名。东汉建武中改芒县置,治今河南省永城市北。属沛国。三国时废。
清雍正十年(1732)析张家口厅北境置,属直隶省。治所在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多伦诺尔”意为七湖,因附近有七个小湖,汉名七星潭,故名。1913年改为多伦县。清初为察哈尔牧场,地名多伦诺尔,以多
明置,在今广西扶绥县城西。《方舆纪要》卷110新宁州: 凌山驿 “在州西。旧在宣化县西五十里。万历三年改属州,移于州治南,复徙治于西门外”。
又作图勒里山。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图拉纳山脉。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9: 图埒哩山 “国语 (满语),图埒哩,外面也。(黑龙江) 城东八百里”。
即汉日勒县故治。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南胡通镇。后废。
唐天宝初改邵州置,治所在邵阳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以南资水流域。乾元初复改邵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邵州改置,治邵阳县(今湖南邵阳市)。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邵州。
①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越溪乡。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清康熙时设千总驻守。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越溪 “在州东北三里。自景泰山流下,而至超悟寺曰越溪,又东与东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