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漳县

南漳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思安县置,属襄州。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清乾隆 《襄阳府志》 卷4: 漳水在 “ (南漳) 县南一百里。……溶镇会沮水,合流入江。县之立名以此”。大业初属襄阳郡。唐贞观八年 (634) 废。开元十八年 (730) 复置,属襄州。北宋宣和初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 (1135) 移治中庐镇 (今南漳县东北旧县铺)。元复还旧治,属襄阳路。明属襄阳府。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北部。属襄樊市。面积 3858 平方千米。人口58.7万。辖10镇。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魏置重阳县。北周改重阳为思安县。隋开皇初废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思安为南漳县,以境内古南漳水(今漳水)得名。据清光绪《襄阳府志》:“南漳出南郡临沮。”注:“南漳者以别于浊漳、清漳也。”唐贞观八年(634年)省南漳入义清。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南漳县,属襄州。北宋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中庐县入南漳县。元属襄阳路。明、清属襄阳府。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地处荆山山地,中部和东南部为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平原岗地。蛮河横贯北部,有清凉河、黑河等支流注入;沮、漳二河经境西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小麦、玉米、芝麻、棉花等,并产蚕茧、核桃、油桐、黑白木耳、木梓等和天麻、牛黄、麝香等中药材。矿产有煤、铁、铝土、磷、重晶石、石灰石等,多矿泉水。有机械、化工、电力、电子、建材、轻纺、造纸、食品等厂。国画纸、麻球为地方名产。316国道、随南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水镜庄、徐庶庙、玉印岩等。


猜你喜欢

  • 大孤山

    ①在今辽宁东港市西、大洋河口西岸。明《辽东志》卷1:大孤山在“(盖州卫)城东二百六十二里”。山插地突起,石骨嶙峋。上有天后宫,圣水宫。②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大孤山镇。民国《东北年鉴》鞍山铁矿:大孤山在“

  • 恶石口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恶石口 “在县西北百十里,滹沱河自山西流经此入县界,川原平敞,最为要害。景泰二年筑城置戍于此”。

  • 水会千户所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西南有水蕉村,万历二十八年置水会守御千户所于此。”

  • 新祺周镇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江西省蚕桑综合垦殖场,近永修县界。南浔铁路经此。

  • 渠阳军

    北宋元祐二年 (1087) 改渠阳县为军,治所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次年废为砦。

  • 井口

    在今四川江安县东北五十里井口镇。北宋苏轼有《泊南井口期送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诗,苏辙有《泊南井口期相送遵圣》诗。

  • 诸由观集

    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四十九里诸由观镇。清同治 《黄县志》 有诸由铺。1984年设镇。

  • 漷洲

    在今湖北枝江县南。《方舆纪要》 卷78枝江县 “芦洲” 条下:“浰洲……其下为漷洲,皆广十余里,民耕其上。”

  • 龙归镇

    北宋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场。(1)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北部。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归圩,人口 8000。清乾隆年间建圩,因村民多在牧牛归来才去赶圩,故名

  • 共和县

    1929年析西宁、湟源二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乡。1943年迁驻恰卜恰(今共和县)。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改共和县。在青海省东部、青海湖之南,东依日月山,东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