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岭隘
在今广东翁源县境。明嘉靖 《翁源县志》: 南北岭隘 “在长安乡,去县一百八十里,抵龙南、河源二县界”。
在今广东翁源县境。明嘉靖 《翁源县志》: 南北岭隘 “在长安乡,去县一百八十里,抵龙南、河源二县界”。
①在今浙江新昌县西。《陈书·钱道戢传》:南朝陈天嘉元年 (560),道戢 “领剡令,镇于县之南岩”。即此。②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大佛岩。《方舆胜览》 卷67阆州: 南岩 “在阆中县东南五里,亦曰大像山,
①亦名独山。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7永宁县:团山在“县西北十五里。巍然独立。本名独山,县之主山也”。②在今河北行唐县北。《方舆纪要》卷14行唐县:团山在“县北五十里。以山形团耸而名”。
①东汉改利成县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四十里古城村。建安三年(198)为利城郡治。西晋复改利成县。②亦作利成县。东晋元帝初侨置,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境。永和中寄治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
①唐贞观中置,为山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天宝初为龙池郡治,乾元初复为山州治。建中年间废。②唐载初二年(690)置,属羁縻顺州。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境或赤水县境。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
北宋置,属大邑县。在今四川大邑县西五十里。盛产茶,曰思安茶场。元废。
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张家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乐县图:东南有张家墟。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源出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西北流入象州县境,于运江镇北注入柳江。《清史稿·地理志》柳州府象州:“北:运江,上承仁义、下里二江,西流注之(柳江)。”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北运江。明
即今贵州黎平县南皮林乡。为下皮林。《明史·贵州土司传》:“国佐本洪州司特洞寨苗,颇知书,尝入永从学为生员,素桀黠,皮林诸苗推服之。”“皮林”系侗语音译,意为笔架。即今贵州省黎平县南皮林。明万历二十八年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治易洞 “在九顶山后门,皇祐间郡守吴秘名,上有摩岩大字”。
即今陕西山阳县东南漫川关。清雍正 《陕西通志》卷17: 僧道关 “南蛮王以僧道兵拒杨文广处。石门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