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亳

南亳

商三亳之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相传汤曾居此。《太平御览》 卷83引皇甫谧 《帝王世纪》:“南亳在谷熟。” 《史记·殷本纪》: “汤始居亳。” 《正义》 引 《括地志》: “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


商“三亳”之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见“三亳”。


猜你喜欢

  • 武定州

    ①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宣光南。后废。②明宣德元年 (1426) 改乐安州置,属济南府。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辖境相当今山东阳信、无棣、乐陵、商河等县市地。清雍正二年 (1724)

  • 长安乡

    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北翁城镇。《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故城在西北,今治长安乡也,洪武初,迁于此。”

  • 石盆渡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象山港沿岸。《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石盆渡在“县东七十里。滨海诸支港所经,路达象山县”。

  • 八百里

    在今浙江临安县东。《新五代史·钱镠传》: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进逼临安,钱镠“乃引兵趋八百里。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曰:

  • 晋源县

    1947年改太原县置,治晋源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1949年迁治太原市 (今山西太原市)。1951年撤销,并入太原市。旧县名。1947年因太原县析城区设市,为避免混淆,遂改太原县为晋源县,治晋

  • 石笋街

    唐宋时成都城街道之一。相当今四川成都市红光中路石笋街一带。《全蜀艺文志》卷38唐刘禹锡《新修福成寺记》:“益州石门街大逵坦然,西驰曰石笋街。”因街有挺然耸峭石二株得名。杜甫《石笋行》:“君不见益州城西

  • 普州

    北周建德四年 (575) 置,治所在安岳县(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隋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普州。北宋徙治

  • 冷道县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隋废。

  • 兴化府

    明洪武元年(1368)改兴化路置,属福建省。治所在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等市县地。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兴化路置,治所、辖境同兴化路。属福建省。1913年废

  • 三渡河

    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之兴文河,为长宁河上源之一。《清史稿·地理志》 兴文县:“水车河一名三渡河,源出故建武城山谷中, 至县东北, 又西流,经梅岭堡入长宁县,注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