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卑沙城

卑沙城

即卑奢城。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大黑山古城。《资治通鉴》: 唐贞观十九年 (645),“张亮帅舟师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程名振引兵夜至,副总管王文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


又作卑奢。隋、唐时属高丽。在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大黑山。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征高丽,张亮帅舟师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即此。


猜你喜欢

  • 筠岭县

    又称门岭县。1933年7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会昌、寻邬二县析置,驻筠门岭圩 (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1934年5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粤赣省设。1933年由会昌县南部、寻邬县北部相邻地区析置。治筠门

  • 荣州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公井县(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元和志》 卷33荣州:“取荣德山为名。” 六年 (623) 移治大牢县 (今四川荣县西)。永徽二年 (651) 移治旭川县 (今

  • 鹊头山

    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沙洲上。《舆地纪胜》 卷22池州: 鹊头山 “绍兴二年,命沿江岸置烽火台于池之鹊头山,以为斥堠”。《方舆纪要》卷27铜陵县: 鹊头山在 “县北十里。高耸临江,宛如鹊头。《左传

  • 玉泉山行宫

    在金中都城西北郊玉泉山,今北京市西北。《金史·地理志》 中都路大兴府宛平:“本晋幽都县,辽开泰元年更今名。有玉泉山行宫。”

  • 乾坑关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与宜章县延溪交界。《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乾坑关 “为溪峒出没之处,防守最切”。

  • 谹山隘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谹山隘在 “县西南三十里,谹山之阳。西北五里接上饶县之高洲寨,西四十里出锄狗洋达封禁山,最为要害”。

  • 陆续分州

    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东六十份洲。清雍正十二年(1734)移五县寨巡司治此。

  • 浯溪摩崖石刻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四里湘江南岸浯溪。唐代诗人元结作铭,季康、瞿令问、袁滋用不同篆体书写刻石。大历六年 (771),颜真卿将元结作的 《大唐中兴颂》 写成楷书大字刻于崖壁。高3米,宽3.2米,共二十二行

  • 油坊桥镇

    即今江苏扬中市南油坊桥镇。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扬中县有 “油坊桥镇”。

  • 多罗驿

    ①明置,属曲靖军民府罗雄州。在今云南富源县西多乐。②清置,在今新疆洛浦县城东。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4:洛浦,“回语呼为多乐普,谓肩叉骨也。洛浦二字由此得音。旧属于阗县。光绪二十八年置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