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都

北都

①西晋建兴元年(313),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

②唐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神龙元年(705)废。开元十一年(723)又因并州为唐高祖发祥地,复建为北都。天宝元年(742)改为北京。上元二年(761)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

③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四月升镇州为真定府,建号北都。在今河北正定县。同年十一月罢都。

④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十一月改西京太原府为北京,亦称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沿至后晋、后汉不改。


(1)西晋建兴元年(313年)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2)武周长寿元年(692年),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一带。唐神龙元年(705年)罢。开元十一年(723年)又因并州为唐高祖的发祥地,升为太原府,建北都。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北京。上元二年(761年)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3)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升镇州为真定府,建号北都,十一月罢都。(4)五代唐同光元年十一月,改西京太原府为北京,一称北都,沿至晋、汉不改。


猜你喜欢

  • 二站

    又作甘井子(今黑龙江省甘南县治)。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甘南设治局“地濒音河之西岸,旧名二站”。

  • 新立屯

    ①即今辽宁黑山县北新立屯镇。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黑山县: “县属新立屯,此地为通蒙古之要路。距县治之北九十里。地势平坦,与柳棚接近,大通铁道由此经过。” 为新义铁路起点站。②即今吉林长春

  • 永昌关

    明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永昌关“在会川卫城西三十里”。

  • 御屏山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北。《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施溪长官司: 御屏山在 “司北里许”。

  • 多云岭

    一名灵山。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05陵水县:多云岭“山峻拔,云常覆其上”。

  • 前乌兰不浪

    即乌兰布拉克。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九十里西乌兰不浪乡。民国 《绥远通志稿》 卷2: 武川县第七区设在乌兰不浪。

  • 鸳鸯碕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江口镇西北。《晋书·李势载记》: 东晋永和三年 (347),桓温伐蜀,“谓温从步道而上,诸将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王师,昝坚不从,率诸军从江北鸳鸯碕渡向犍为”。即此。在今四川省犍为县东北

  • 西路右翼前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

  • 迤东

    地区名。明时称云南昆明市以东地区为迤东。清置迤东道,驻曲靖府 (今云南曲靖市)。《清史稿·孙可望传》: 顺治三年 (1646),“可望入云南会城,遣 (李) 定国徇迤东。……定国亦定迤东诸府”。地区名

  • 半塔集

    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六十里,与江苏省交界处。集旁原有古塔一座,名曰白塔,传为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建。后遭雷击,毁其半,故名半塔。集亦以半塔为名。1940年3月新四军第五支队曾在此击败国民党韩德勤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