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都护府
唐长安二年(702)改庭州置,治所在金满县(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辖境相当今阿尔泰山以西, 咸海以东, 天山以北和巴里坤湖周围地区。贞元六年(790)陷于吐蕃,废。
唐长安二年(702年)析安西都护府置,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统辖伊、西、庭三州及天山以北西突厥诸羁縻府州,相当今阿尔泰山、巴里坤湖以西至咸海(一说今里海)一带地区。8世纪中叶后,地为回纥、葛逻禄所有。贞元六年(790年),府治为吐蕃攻占,北庭节度奔西州,不久亦为吐蕃所破。
唐长安二年(702)改庭州置,治所在金满县(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辖境相当今阿尔泰山以西, 咸海以东, 天山以北和巴里坤湖周围地区。贞元六年(790)陷于吐蕃,废。
唐长安二年(702年)析安西都护府置,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统辖伊、西、庭三州及天山以北西突厥诸羁縻府州,相当今阿尔泰山、巴里坤湖以西至咸海(一说今里海)一带地区。8世纪中叶后,地为回纥、葛逻禄所有。贞元六年(790年),府治为吐蕃攻占,北庭节度奔西州,不久亦为吐蕃所破。
东汉改昌虑侯国为县,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建安三年 (198),曹操平吕布,于此置昌虑郡,不久废。西晋属兰陵郡。南朝宋为兰陵郡治。北魏属兰陵郡。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滕州
唐南诏后期改云南节度置,治所在弄栋城(今云南姚安县东十里,姚安坝子东缘的缓坡上)。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宋大理改弄栋府。唐元和中南诏置,治弄栋城(今姚安县)。为南诏六节度之一。辖境约当今云南
北周改东槃县置,治所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南,北至庆阳县百二十里。寻废。《隋书·高祖纪上》: 开皇二年 (582) 十二月,“突厥寇周槃,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击之,为虏所败”。即此。
北宋庆历元年(1041)置,属火山军。在今山西河曲县北。
元置,属定元府。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十里(一说在罗甸县东北)。后废。
①西汉长安苑囿。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地区。《三辅黄图》卷4载:“甘泉苑,武帝置,缘山谷行,至云阳三百八十一里,西入扶风,凡周围五百四十里。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有仙人观、石阙观、封峦观、Ȫ
在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本名万岁山。《舆地纪胜》卷57郴州:万岁山“在郴县。《郡国志》云,万岁山有灵寿杖。汉平帝赐孔光灵寿杖出于此山。天宝六年改为灵寿山”。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四十五里功剩桥。
一名扞关。战国时巴国置,在今四川奉节县东赤甲山。《后汉书·岑彭传》 注引《华阳国志》:“巴楚相攻,故置江关。”西汉于此置江关都尉。《后汉书·公孙述传》:东汉建武六年(30),公孙述“遣(田)戎与将军任
①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越溪乡。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清康熙时设千总驻守。②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越溪 “在州东北三里。自景泰山流下,而至超悟寺曰越溪,又东与东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