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京路

北京路

①金天眷元年(1138)改辽上京道置,治所在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以北、东乌珠穆沁旗以东、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以南及吉林白城市一带。天德二年(1150)改为临潢府路。

②金贞元元年(1153)改中京路置,治所在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至今辽宁锦州市、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大安后又并有原临潢府路辖境。金末废。


(1)金天眷元年(1138年)改上京道置,治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以南,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以东,翁牛特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以北,黑龙江省嫩江及吉林省镇赉县、双辽市以西地区。天德二年(1150年)改名临潢府路。(2)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中京路置,治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辖境约今东至辽宁省锦州市、阜新市,北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西至河北省滦河流域,南至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古北口间长城一线。大定后又并有原临潢府辖境。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为武平路。


猜你喜欢

  • 槐楼镇

    在今江苏宝应县南二十里槐楼村。运河所经。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江苏省宝应县南。明、清置巡检司于此。

  • 龙桥山

    ①即今湖南黔阳县东南八面山。《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县有龙溪水,南出于龙桥之山,北流入于沅。”②一名武龙山。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武隆山。《方舆纪要》卷69武隆县:龙桥山在“县东五十里。逶迤

  • 浪沧江铺

    即澜沧江。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浪沧乡。

  • 北神镇

    北宋属山阳县,在今江苏淮安市北五里。古镇名。又名北辰镇。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北部。

  • 奉元路

    元皇庆元年 (1312) 改安西路置,为陕西行省治。治所在咸宁、长安二县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永寿、周至以东,铜川、韩城以南,镇安、山阳以北地。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西安府。元皇庆

  • 愚水

    即禺水。在今陕西华县西。《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华州志》: “愚水亦名乔谷水,先时西自龙湾北经圣山村入灌水。明永乐中水暴涨,始东折自渔村而下,又北经遇仙桥,又北入渭。因名遇仙桥河。”

  • 石榴江

    在今广西鹿寨县南石路。《明史·地理志》柳州府洛容县:“东有平乐镇巡检司,治石榴江。后迁县东北中渡。”《清一统志·柳州府》:平乐镇巡司“在(雒容)县东十里石榴江。万历十四年迁于此(中渡)”。古水名。在今

  • 两路口汛

    即今湖北麻城市北九十里两路口乡。清置外委驻此。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张总愚“入麻城,屯两路口”。

  • 宁朔县

    ①北周置,属化政郡。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南,或说在横山县东南。隋属朔方郡。唐武德六年(623)为南原州治,贞观二年(628)省入朔方县。五年(631)复置, 长安二年(702)又废。开元四年(716)复

  • 利辛集

    即今安徽利辛县治。清乾隆《颍州府志》卷2作利现铺。光绪《大清帝国全图》作利见。1964年于此设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