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剑门县

剑门县

唐圣历二年 (699) 置,属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元和志》 卷33剑门县: “因剑门山为名。” 《寰宇记》 卷84剑门县:“诸葛武侯相蜀,于此立剑门,以大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剑门。” 先天二年 (713) 属剑州。天宝初属普安郡,乾元初复属剑州。北宋乾德三年 (965)属剑门关。熙宁五年 (1072) 又属剑州。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普安县。


古县名。武周圣历二年(699年)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剑门镇。因剑门山为名。唐、北宋属剑州。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属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入普安县。


猜你喜欢

  • 独孤水

    即今四川威远县之新场河、威远河。《寰宇记》 卷85威远县: 独孤水 “自陵州始建县界流入,又南流过公井县界,出泸州富义县界”。

  • 拨蒿坂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26潜山县: 拨蒿坂 “在县西二十里”。

  • 淮北

    地区名。淮水北岸地。即今安徽凤台县至亳州市东南一带。《左传》: 昭公九年(前533),“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即此。地区名。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包括阜阳、宿州、淮北三市

  • 奉天省

    清康熙四年(1665)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改设奉天省,治所在奉天府 (今辽宁沈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 (旧柳边西北地除外) 和内蒙古哲里木盟部分及吉林西

  • 石堤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峰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废入嘉宁县。

  • 吴房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南朝宋废。隋大业三年(607)改遂宁县复置,属汝南郡。唐武德四年(621)属豫州,贞观元年(627)废。八年(634)复置。宝应元年(762)属蔡州。元和十二年

  • 平羌关

    唐置,属平羌县。在今四川乐山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平羌县:“有(平羌)关。”《方舆纪要》卷72嘉定府:平羌关“在州西北。《唐志》平羌县有平羌关。《志》云:白崖山南有临江关。今废。即平羌之讹也”。

  • 楚鲁克

    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叶尔羌》: 楚鲁克 “在哈尔噶里克东南七十里”。

  • 柏柱洋

    又名白鹭洋。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柏洋乡。1934年为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驻地。

  • 南岩宫

    在今湖北武当山镇西南二十二里,东北距紫霄宫三里。唐以后历代均有营建,元末被毁。明永乐十一年 (1413) 重建,殿宇六百四十余间,多毁于清末。现存建筑以天乙真庆宫最为完整,有南天门、碑亭等建筑及元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