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商代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诗经·大雅·皇矣》:“密人不恭,侵阮徂共。”即其国。为周文王所灭。

②西周封国,后为卫邑。在今河南辉县市。《史记·周本纪》:“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索隐》引《汲冢纪年》则云:“共伯和干王位。”《正义》引《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左传》:隐公元年(前722),郑“大叔出奔共”。杜注:“共国, 今汲郡共县。”又, 闵公二年(前660), 狄灭卫,“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


(1)古国名。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周时共伯之封国。后为卫兼并,成为卫邑。(2)古邑名。在今河南省辉县市。战国属魏。西汉置为共县。


猜你喜欢

  • 石匣沟

    即古参合陂。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南。

  • 百草沟

    又作白草沟。即今吉林汪清县西南百草沟镇。清宣统元年(1909)置汪清县于此。《清史稿·地理三》汪清县:“商埠百草沟,宣统元年中日间岛协约开。”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汪清县,土名百草沟。”

  • 保定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保定路置,属北平行中书省 (后直隶京师)。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县、辛集等县市地。191

  • 宛湖

    又名宛山荡。在今江苏无锡市东,与常熟市接界。《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无锡县: 宛湖 “在县东北五十里。湖滨东岸即常熟县界。有山曰宛山,俗曰宛山荡”。

  • 沪尾

    一作淡水。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淡水镇。《东西洋考》:明崇祯二年(1692),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筑城塞,名圣多明各(San Domingo)。当地人称“红毛城”、“沪尾城”。清咸丰十年(1860)开放为对外

  • 呢玛口厅

    即呢玛厅。治所在今黑龙江虎林县东北虎林镇。

  • 怀远河

    即今四川西昌市之东河。《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怀远河“在都司城大通门外。源出东北山麓,经城南合泸水,入金沙江”。清乾隆《西昌县志》:怀远河“在东郭外。源出木托山土番,绕城东南, 资屯田灌溉,西合

  • 邓演达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灵谷寺东。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坚决捍卫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战役。1925年后任

  • 黄渡河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六十里黄渡镇。清魏源 《圣武记》 卷9: 嘉庆二年 (1797),白莲教义军“退屯营山之黄渡河,为巴、达、渠水路要地,与官兵相持不退”。

  • 夺火镇

    即今山西陵川县南夺火乡。《清一统志·泽州府》“路城镇”条下:“其西有夺火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