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山
今广西岑溪县东南黎河南诸山。《明史·童元镇传》:岑溪“东南为六十三山,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榄、鱼修等百余巢,与广东罗旁接”。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曾用兵于此。
古山名。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黎河南诸山。明时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揽、鱼修等处。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曾用兵于此。
今广西岑溪县东南黎河南诸山。《明史·童元镇传》:岑溪“东南为六十三山,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榄、鱼修等百余巢,与广东罗旁接”。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曾用兵于此。
古山名。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黎河南诸山。明时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揽、鱼修等处。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曾用兵于此。
在今辽宁朝阳市故龙城外。《晋书·慕容熙载记》:十六国后燕光始三年(403),“大筑龙腾苑,广袤十余里,役徒二万人”。建始元年(407),熙“夜至龙城,攻北门不克,遂败走入龙腾苑,微服隐于村中,为人所执
西汉元鼎二年 (前115) 建。在长安城中北关内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未央乡卢家口村)。《汉书·武帝纪》 载: “元鼎二年春,起柏梁台。”《三辅黄图》 卷5引 《三辅故事》 云: “以香柏为梁也。武帝尝
一名赤洪水。即今山西方山、离石县境内之北川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水出离石山北,南流径离石县故城西,……又南出西转径隰城县故城南,……其水西流,注于河也。”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附近。《寰宇记》卷77雅州:“吐蕃会野首领笼官高万唐等部落,在本部安置。”即此。北宋属雅州。后废。唐置羁縻州,治今四川省康定县附近。属雅州。辖境相当今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南三十里上仓镇。
从今云南个旧市经鸡街、蒙自至碧色寨。全长72.2公里。与滇越铁路衔接。1915年动工修建,1921年建成。
①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九溪卫:马鬃岭在“卫北三十里。壁立万仞,险不可测,岭路窄小,如马鬃然”。②在今广西荔浦县东。《方舆纪要》卷107荔浦县:马鬃岭“在县东四十里。亦曰鸡冠岭。其相对
又作倒刺山。在今河北蔚县东。《水经·㶟水注》: 到刺山 “山甚层峻, 未有升其颠者。 《魏土地记》 曰: 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有佳大黄也”。《元和志》 卷14蔚州兴唐县: “倒刺山
在今新疆和硕县东。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0:库尔泰山,“《勘矿公牍》:此山在焉耆府城东三百五十里”。
辽置,属显州。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为广宁县。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北宁市。属显州。因位于医无闾山之东,故名。金初为广宁府治,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