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孝寺

光孝寺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光孝路。西汉时为南越王赵佗孙赵建德故宅。三国吴时骑都尉虞翻谪居南海,构宅于此,多植萍婆诃子树,名曰虞苑。东晋隆和中,罽宾国(今克什米尔)高僧昙摩耶舍始创为王园寺。唐改为乾明法性寺。宋初改为乾明禅院,高宗绍兴间改为报恩广孝寺,俗称光孝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是广东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初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故宅。三国时,吴国官员虞翻谪徙居此,辟为苑圃,多植苹婆诃子,时人称为虞苑,又称诃林。虞死后,家人施宅作庙宇,命名制止寺。后改名法性寺。自东晋至唐印度僧人到寺传教者颇多,对中国佛教有一定影响。唐仪凤元年(676年),高僧慧能在寺戒坛前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以后寺名屡改,至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改名为“报恩广孝禅寺”,绍兴二十一年再改名“光孝寺”,沿用至今。寺内旧有十二殿、六堂,还有钟楼、鼓楼、睡佛阁、延寿庵、兜率阁、笔授轩、虞翻祠等建筑。现存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六祖殿、伽蓝殿、天王殿;还有睡佛阁、瘗发塔及东西铁塔、法幢、大悲幢等古迹。建国后补种了诃子树,寺院园林环境优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孝寺大雄宝殿


猜你喜欢

  • 青驼寺镇

    清置青驼寺巡司,属兰山县。即今山东沂南县西南四十五里青驼镇。

  • 宪陵

    东汉顺帝刘保的陵墓。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后汉书·冲帝纪》:建康元年 (144),“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庙曰敬宗”。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古今注》: 顺帝宪陵 “山

  • 卢川水

    在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九十里。《水经·沂水注》:卢川水“出鹿岭山,东南流,左则二川臻凑,右则诸葛泉源斯奔乱流,径城阳之卢县……又东南注于桑泉水”。

  • 白龙港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南。《方舆纪要》卷11蓟州:白龙港在“州南七十里,亦曰白龙江,绕桃花山下,泃河、沽河诸水皆汇焉。入宝坻县界亦名潮河,以河通潮汐也”。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川沙县东北。为由县入海之口,是

  • 淀 (澱) 山湖

    又名薛淀湖。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与江苏昆山市间。昔时淀山在湖中,故名。《宋史·河渠志》: 淀山湖为秀州境内四湖之一,“自芦历浦入于海”。《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淀山湖 “吴淞江水汇流处也。唐

  • ①西周初封国,姬姓。在今河南焦作市西南十五里府城村。《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富辰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郜、雍、曹、滕,……文之昭也。” 杜注: “雍国,在河

  • 麻河铺

    明置,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南后三十里堡。明 《辽东志》 卷1 “复州卫山川地理图”: 复州东南有麻河铺。

  • 萨迦

    即今西藏萨迦县。以萨迦寺而得名。元代设萨迦宗。《汉藏史集》 上册208页载元代 “当桑哥受命管宣政院之时,上师前往萨迦”。即此。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萨迦宗,1960年与色仁孜合并设萨迦县。

  • 强梁原

    亦名朝坂。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汉书·地理志》 左冯翊德县: “ 《禹贡》 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 《寰宇记》 卷28引 《水经注》云: “洛水东南历强梁原,俗谓之朝坂。”

  • 韩陵山

    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北十七里。《魏书·太宗纪》: 泰常八年 (423) 三月,“帝田于邺南韩陵山”。《寰宇记》 卷55安阳县: “刘公斡诗云: ‘朝发白马,暮宿韩陵。’ 东魏丞相高欢破尒朱兆兄弟于此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