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庆县

余庆县

①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余庆长官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清属平越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

②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置,属绥化府。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江省庆安县)。1914年改名庆城县。


(1)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治余庆街(今黑龙江庆安县庆安镇)。属绥化府。1914年更名庆城县。(2)今县名。在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属遵义市。面积 1623 平方千米。人口约28.4万。辖9镇、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白泥镇。元末置余庆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余庆长官司,治今县西北敖溪镇。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余庆、白泥二长官司地置县,治今白泥镇,属平越府。清嘉庆三年(1798年)属平越直隶州。1913年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划属遵义专区。1958年并入湄潭县,1961年复置余庆县。1970年属遵义地区,1997年属遵义市。乌江由西向东流贯中部,江北以低山丘陵为主,江南以中、低山为主,东南部余庆盆地是省内著名的万亩坝子之一。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油菜籽、烤烟等。经济林木有油桐、大漆树、乌桕、棕榈。是省烤烟、油菜籽基地县之一。矿产有煤、磷、硫铁等。有酿酒、烤烟、粮油加工、造纸、采煤、食品等工业。构皮滩电站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湄黄公路、久铜公路经此。纪念地有龙家万丈坑红军墓和红军抢渡乌江的回龙场渡口。名胜古迹有文峰塔、他山、乾隆洞及大乌江旅游区。


猜你喜欢

  • 巫州

    唐贞观八年(634)置,治所在龙标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唐杜佑《通典·州郡十三》:巫州“在巫山之阳”,故名。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洪江二市及黔阳、会同、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

  • 莲勺县

    ① 一作莲芍县。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三国魏属冯翊郡。隋大业元年 (605) 废入下邽县。②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 侨置,属冯翊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西魏改为蓝水

  • 急水镇

    亦作吉水镇。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南三里吉水。明置巡司于此。

  • 台南县

    1895年日本占领后改安平县为台南县,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1901年废县改设台南厅,1920年废厅改设台南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复改台南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南县(新营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

  • 鸡和城

    唐置,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元史·地理志》:“蒙氏并六诏,征东蛮,取和子、鸡和二城,置石鼓县。”

  • 长丰镇

    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长丰县置,属任丘县。即今河北任丘市东五十里长丰镇。(1)在河北省任丘市东部。面积78.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长丰,人口2680。因古长丰渠得名。唐利丰、长丰县

  • 福山

    ①又名金凤山。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四十里,濒临长江。宋宝祐 《重修琴川志》 卷4: 福山“本名覆釜山,其形似也。唐天宝六载,改为金凤山。梁乾化三年又改今名”。与江北南通之狼山对峙。《宋史· 高宗纪二》:

  • 乌禽嶂

    即今广东紫金县南乌禽嶂。《清一统志·惠州府》:乌禽嶂“在永安县(今紫金县)南一百里。周百余里。黄沙水南源出此”。

  • 尔汗山

    在今甘肃岷县南。《资治通鉴》:南朝陈至德元年(583),“隋行军总管梁运破吐谷浑于尔汗山”。

  • 多伦县

    1913年改多伦诺尔厅置,县治即今内蒙古多伦县。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0年划属内蒙古察哈尔盟。1958年改属锡林郭勒盟。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河北省相邻。属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