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牧依戎地方夥尔
又称夥尔益玛。在今西藏巴青县附近益塔,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部落》。
又称夥尔益玛。在今西藏巴青县附近益塔,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部落》。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步浑水“源出狐突山南步浑谷,流径县西,又东南入汾”。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即今贵州晴隆县南马乃营。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8普安县:“国朝顺治十八年,普安州属马乃营土目叛,总督赵廷臣讨平之。”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云远府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养。后废。三十五年(1402) 复置。永乐二年 (1404) 改宣慰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云远府置,治今缅甸境内克钦邦
元置,属巩昌等处总帅府。治所即今甘肃成县。《元史·地理志》 金洋州: “本隶兴元路,戊戌岁,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 后废。
①即今江苏镇江市。《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孙韶伯父河 “为将军,屯京城”。即此。②六朝时通称都城建康 (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为京师或京邑,亦称京城。《陈书·后主纪》:祯明三年 (589),隋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宾西镇一带。后废。
即揟次县。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晋书·地理志》 作 “揖次”。王仲荦 《北周地理志》 卷2谓 “揟次” 与 “揖次” 形似而讹。古县名。西晋时改揟次县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属昌松郡。北周时废入昌松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位于榆亚暗沙东北25海里。为一东西长约15公里的环礁。礁湖水深在5—15米之间,无礁门。中国渔民向称眼镜,因低潮时整个环礁露出,中间有0.6米高的沙洲把礁湖分成东西两半。形似
即今湖北郧县西一百六里将军河乡。清有外委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