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支县
秦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
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迁安市西。属辽西郡。三国魏省入肥如县。西晋永嘉年间辽西鲜卑段辽都令支城。十六国前燕、后燕时为辽西郡治所。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城并入阳乐县。
秦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
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迁安市西。属辽西郡。三国魏省入肥如县。西晋永嘉年间辽西鲜卑段辽都令支城。十六国前燕、后燕时为辽西郡治所。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城并入阳乐县。
在今河南嵩县东。《方舆纪要》卷48嵩县:白杨关“有戍兵”。
明洪武五年(1372)改上映州置,属镇安府。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上映乡。万历三十二年(1604)复改为上映州。
即今江西武宁县东箬溪,地当箬溪水入修水之口。有渡,清时设把总驻防。同治 《南昌府志》卷6武宁县市镇: 箬溪市 “距县四十里”。
即浦子口。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二十四里陈行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陈行镇在城东南二十四里。”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十里。《清一统志·永昌府》 引 《府志》: “法宝山势接九隆,而沙河限之。异牟寻于此建法宝寺,故名。”
北魏延兴二年(472)置,治所在朗陵(今河南确山县南三十二里任店)。后徙治比阳城(今河南泌阳县)。西魏改为淮州。(1)北魏太和中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西魏改名淮州。
①古名熊岳山。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南滨海处。明 《辽东志》 卷1: 望海山在 “ (盖州卫) 城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望海山“在卫西南三十五里,登山可以望海”。②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
即今山东菏泽市南金堤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菏泽县南有金堤集。
明置,在今广西阳朔县西。《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 榕树关在 “县西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