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介根

介根

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紧邻胶州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549),齐崔杼“伐莒,侵介根”。杜注:“介根,莒邑。今城阳黔陬县东北计基城是也。”西汉置计斤县。


古邑名。又名计斤。周时莒国都,春秋末属齐国。在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城子村。《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齐“崔杼帅师送之,遂伐莒,侵介根”,即此。西汉置计斤县。


猜你喜欢

  • 白下城

    即白石垒。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其地本名白石陂,后人在此筑白下城。《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年(443),“车驾于白下阅武”。即此。南朝齐、梁时为南瑯玡郡治。唐武德时改金陵县为白下县

  • 南港镇

    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南南港镇。清光绪 《舒城县志》 卷7: 南港镇在 “县南二十里”。(1)在安徽省舒城县东部、南港河北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港,人口 2000。原为河汊港湾,

  • 狗耳岭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2翁源县: 狗耳岭在 “县 (治今翁城镇) 西北九十里。两峰并立,状如狗耳。曹溪水出焉,即南华山之支岭也,与曲江县接界”。

  • 泉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泉州路为府,属福建省。治所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同安、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清辖境缩小,永春、德化二县割出,置永春直隶州; 澎湖

  • 河沟

    即鸿沟。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绕市南而东南流。《史记·魏世家》: “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 ‘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

  • 堂二里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四里堂二里镇。明嘉靖 《霸州志·舆地志》 里屯: “堂二里在城东北七十三里宣文乡第二图。” 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霸州图: 东有堂二铺镇。

  • 治官县

    即冶官县。在今四川荣县西北。一说在今威远县西北。治为冶之讹。

  • 大峰山

    ①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大峰山。《方舆纪要》卷99平和县“三平山”条下:“又大峰山,亦在县东南,县之镇山也。一名大峰崎山。高峻巉岩,石峰凡十有七, 自山麓至巅,可五十余里。登陟一望,远近城邑悉在目前。商舶

  • 闽山

    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石山。《寰宇记》 卷100福州: “闽山去州一里二百步,周回四里。本名乌石山,天宝六载敕名闽山。”古山名。原名乌石山,唐天宝八载(749年)改闽山。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旧城西南隅。与九

  • 荆家庄

    即今河北新河县西荆家庄乡。清光绪 《新河县志》 卷1: 西路 “荆家庄,东西长 一百五十步,南北宽五百步,至城二十五里”。集镇名。在河北省新河县城西部。荆家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90。传曾有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