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郡
①东晋太元中置,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镇,后复为郡。曾为梁州,益州、南秦州、成州治。隋开皇初废。
②北魏置,属东益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西魏改为仇池县。
(1)东晋时仇池氐杨氏内附置,北魏初改置仇池镇,后复为郡。治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辖区约今甘肃省西和县、成县、礼县等地。属南秦州。西魏改属成州。隋开皇初废。(2)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西魏降为仇池县。
①东晋太元中置,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镇,后复为郡。曾为梁州,益州、南秦州、成州治。隋开皇初废。
②北魏置,属东益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西魏改为仇池县。
(1)东晋时仇池氐杨氏内附置,北魏初改置仇池镇,后复为郡。治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辖区约今甘肃省西和县、成县、礼县等地。属南秦州。西魏改属成州。隋开皇初废。(2)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西魏降为仇池县。
南宋绍定四年(1231)升会昌县置,治所即今江西会昌县。咸淳五年(1269)复降为会昌县。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升会昌县置,治今江西省会昌县。咸淳五年(1269年)复降为县。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白沙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白沙堡“在常宁县东南七十里,接耒阳县及桂阳州界”。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濛巡司于此。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水丰县: 金牛寨 “在县南二百四十里”。
春秋晋邑,即今山西沁县南三十五里古城。《左传·成公九年》: “晋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 即此。后置铜鞮县。古邑名。即今山西省沁县南古城。春秋时属晋。《左传》成公九年(前582年):郑伯
①即汤山之温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三十里。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水经注》: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疑即此也。”②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温泉区。《元和志》
在今甘肃岷县东南老鸦山村。《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鸦山寨 “在卫城东南三十五里”。
唐置羁縻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东北。北宋属叙州。后废。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7铜陵县: “管山口镇在县东。”
在今山东临清市北二里。《方舆纪要》卷34临清州:大阜“盘踞百余亩,下视林莽数十仞,岿然为城北主山”。
①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南。《宋书·氐胡传》:东晋太元八年(383),杨氐“求割天水之西县、武都之上禄为仇地郡”。后废。②隋大业三年改仓泉县置,为汉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礼县西南西汉水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