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亦集乃路

亦集乃路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西夏黑水镇燕监军司置,属甘肃行省。治所在亦集乃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哈日浩特)。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亦集乃”即西夏语“黑水”之意。元于其地屯田,发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溉田。《明史·冯胜传》:洪武五年(1372),讨扩廓帖木儿,“至甘肃,元将上都驴迎降。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帖木儿亦降”。即此。后废。


亦集乃,又译亦即纳。西夏语意为“黑水”。原为西夏黑水城,为西夏西北部军事重镇,十二监军司之一黑水镇燕监军司治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哈拉浩特古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于此置亦集乃路,蒙古语称为哈拉和托,意为“黑城”。辖境约当今额济纳旗境。元于此开凿合即渠,屯田90余顷。为元代自河西走廊通往漠北地区驿路上的重要枢纽。明初废。20世纪初,俄国人科兹洛夫(Пётр Кузьмич Козлов,1863—1935)和英国人斯坦因(Aurel Stein,1862—1943)先后来此城遗城盗掘,发掘出大量西夏文资料及大批佛画。亦集乃路(黑水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50米,南北宽380米,城垣高9米。东西两面开城门,并建瓮城,四面城墙均筑马面。


猜你喜欢

  • 南雅口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南雅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南雅口 “在府北六十五里。地势高耸,下临溪流,有闽越王庙”。

  • 山丹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州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清雍正二年(1724)降为山丹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陕西都司,后属行都

  • 三河场

    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南十五里三河镇。清同治《成都县志》卷1:三河场“距城三十里”。为成都北通新都要冲。

  • 嘉诚县

    北周天和元年 (566) 置,为扶州、龙涸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松潘县。隋属同昌郡。唐武德元年 (618) 为松州治。广德元年 (763) 废。古县名。隋改甘松县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为扶州治。后属同昌郡

  • 朝歌县

    ①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即今河南淇县。楚汉之际,项羽封司马昂为殷王,都此。三国魏为朝歌郡治。西晋属汲郡。北魏移治枋头城 (今河南浚县西南前枋城村)。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卫县。②南朝宋侨置,属钟离

  • 永康县

    ①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永康市。宝鼎元年(266)后属东阳郡。南朝陈属金华郡。隋属东阳郡,隋末废。唐武德四年(621)置缙云县,八年(625)复名永康县,属婺州。元

  • 咸平县

    ①北宋咸平五年 (1002) 置,属开封府。治所即今河南通许县。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为通许县。②辽开泰中置,为咸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为平郭县。元

  • 锦沙村

    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中。《寰宇记》卷95清溪县引 《新安记》 云: 锦沙村 “傍山依壑,素波澄嵌锦石,舒文冠军吴喜闻之,鼓枻游泛,弥旬忘反,叹曰: ‘名山美石,故不虚赏,使人丧朱门之志’”。南宋 《

  • 兴文

    唐方镇名。天祐三年(906)置,治所在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后废。唐方镇名。天祐三年(906年)置,治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后废。

  • 乡城县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以避唐讳改唐兴县置,属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后复为唐兴县。在四川省西南缘,南毗云南省。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 5000.4 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1镇、11乡。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