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京

五京

①唐至德二年(757)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为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合原有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共为五京。

②唐渤海国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东京龙泉府(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半拉城子);西京鸭渌府(今朝鲜东北长城里);中京显德府(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兴)。

③契丹会同元年(938)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改南京为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即1012年又改为析津府,今北京市)。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增建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重熙十三年(1044)又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合称为五京。

④金自贞元元年(1153)定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后,除中都外又以会宁府为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子),辽阳府为东京(今辽宁辽阳市),大定府为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大同府为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开封府为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合称五京。


(1)唐至德二载(757年)以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建号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及原有的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并称五京。(2)渤海自大仁秀(818—830年)后在其境内建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渌府。(3)辽会同元年(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南京为东京辽阳府,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1012年〕改府名为析津),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增建中京大定府,重熙十三年(1044年)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合称五京。 (4)金贞元元年(1153年)定都于中都大兴府,与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合称五京。


猜你喜欢

  • 高老山

    在今河南桐柏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51桐柏县: 高老山 “一名栲栳山。一名高乐山,皆高老之讹也。峰峦峻起,高出群山”。

  • 龙川县

    ①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二十里佗城镇。《汉书·地理志》 南海郡龙州县,颜师古注:“裴氏《广州记》云,本博罗县之东乡也,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初

  • 榆沟

    俗名乌里雅苏台。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石人湾。清设卡伦于此。

  • 孟隆路

    元泰定三年 (1326) 于孟隆甸置孟隆路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南九十八里大勐龙。辖境约当今云南景洪市南部大勐龙周围地区。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后废入车里军民府。元泰定三年

  • 三士冢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南。据《晏子春秋》载:传说齐景公有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都以勇武闻名。一日宰相晏婴从三武士身边走过,三武士自恃功高,傲慢无礼,晏婴因此认为他们是“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 建昌坝

    在今四川雷波县北桂花乡 (中山坪) 境。产铜。清同治间曾开采,不久废。

  • 迟散州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月支都督府。治所在悉蜜言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巴格兰西萨曼甘附近)。8世纪中期废。唐羁縻州,龙朔元年(661年)置,治悉密言城(今阿富汗北部萨曼甘附近)。属安西都护府。公元8世

  • 九日山摩崖石刻

    在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旭日村九日山上。自晋以来,历代均有石刻。现存有摩崖石刻七十五方,分布于东西两台,有反映海外交通的祈风石刻十三方,记载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泉州郡守偕

  • 曲周县

    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郦商为曲周侯。武帝建元四年(前137)置县,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洺州,大业二年(605)废。唐武德四年(

  • 砂堰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附近。《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胜军已入城,金兵径趋城东,欲过砂堰圜城为营。胜先已据堰备之,金军不得过,拒战竟日,终不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