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岩寺

云岩寺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虎丘山上。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云岩寺“即晋东亭献穆公王珣及其弟珉之宅。咸和二年舍建精庐于剑池,分为东西二寺,寺皆在山下。盖自会昌废毁,后人乃移寺山上”。唐时避太祖讳,改名武丘寺。宋代称云岩寺。俗称虎丘山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四川江油市北武都镇东北窦圌山三峰下。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0江油县:云岩寺“在窦圌山”。据《江油县志》:寺始建于唐乾符间,宋扩建为九重殿宇。明末毁于兵火,唯飞天藏幸存。今寺为清康、雍、乾修建,现有山门、护法殿、星辰殿、大雄殿、南岳殿五处。文物价值最高的是大雄殿西侧星辰殿内的宋代小木作转轮经藏(又称飞天藏、星辰车)。高10.3米,直径7.5米,外形如木塔。整个经藏由一中心为50厘米的轴承托,立于地面一铁铸轴承上,可自由转动。经藏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天宫楼阁,设计精巧;中层为藏身,四周壁板上有大小木雕人像二百余尊,均道教造像,形态各异;下层为藏座。整个转轮经藏工艺精美,是一件珍贵的古代木雕佳作。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四川省江油市窦圌山。始建于唐,明末毁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殿宇五重,建筑雄伟,地势开阔。大殿西侧殿内尚存宋代小木作转轮经藏(又称飞天藏、星辰车)一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白绵堡

    即白锦堡。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宋史·地理志》作白绵堡。锦与绵字相似而误。

  • 青羊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5: 青羊山 “千峰攒立,险峻异常”。②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北。《清一统志 · 潞安府》: 青羊山 “在潞城县东北六十里。多柏。下有七子洞”。

  • 召募堡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方舆纪要》卷82宜章县“白沙镇”条下:“又县北为召募堡,本宋之永戍寨。明成化八年,设守御千户所,调茶陵卫官兵守御。堡寻废。所移置于县城东。”

  • 盐河

    ①在今江苏盐城市西。《清一统志·淮安府一》: 盐河 “上流会大踪诸湖之水,东流经县西会串场河, 又东出石、 天妃二口, 汇新洋港入海”。② 一名咸河。在今甘肃环县北部。《寰宇记》 卷3

  • 树枝水

    亦作树枝水。又名首拔河。即今新疆和田、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魏书·西域传》:于阗 “城东二十里有大水北流,号树枝水,即黄河也。一名计式水”。

  • 灵丘县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东汉初废,末年复置。三国魏属中山国。西晋废。北魏复置灵丘县,为灵丘郡治。治所即今灵丘县。北周为蔚州治。隋大业初属雁门郡,隋末废。唐武德六年(623)复置

  • 尧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柏仁县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南尧山乡。《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王镕、李匡威合兵十余万攻尧山,李克用遣其将李嗣勳击之,大破幽、镇兵,斩获三万”。即此。北宋

  • 马邑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朔州置,治所在善阳县(今山西朔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寨县和恒山以北,内蒙古岱海、黄旗海以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朔州,天宝元年(742)又改马邑郡,辖境缩小。乾元元年(

  • 牛斗山

    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南。《元和志》卷33大足县:“牛斗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寰宇记》卷88大足县:牛斗山“山长三百里,岩石巉岩,有双峰对立如牛之状”。《宋史·卢斌传》:淳化二年(991),“任诱等寇昌、合

  • 泉上县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东。东汉废。②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宁化、清流、归化三县边境析置,治泉上圩 (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1934年12月裁撤。(1)古县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