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于延水

于延水

①又名修水。即今河北西北部之洋河。源于内蒙古兴和县西,南流经河北尚义、怀安、万全、宣化等县,至涿鹿县东入桑干河。《汉书·地理志》代郡且如县:“于延水出塞外。”《水经·㶟水注》:于延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即修水也”。

②即今内蒙古兴和县北之东洋河。《汉书·地理志》 代郡且如县:“于延水出塞外,东至宁入沽。”《水经·㶟水注》:于延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东南流径且如县故城南”。杨守敬《疏》谓“于延水今出边外曰东洋河”。


古水名。又称脩水(《山海经·北山经》)。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之后河及河北省尚义、怀安、宣化、涿鹿等县境内洋河。《汉书·地理志》代郡且如县:“于延水出塞外,东至宁入沽(冶字之误)。”《魏书·太祖纪》:登国元年(386年),“帝自弩山迁幸牛川,屯于延水南”,即此。


猜你喜欢

  • 邸阁池

    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邸阁山下。《新唐书·地理志》 湖州安吉县:“北三十里有邸阁池,北十七里有石鼓堰,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顷,皆圣历初令钳耳知命置。”

  • 丁山

    又名丁公山、文明山。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3泸州:丁公山“在安乐溪之左,高逾千仞,舟行数百里,隐隐烟云间”。《永乐大典》卷1822《泸州志》:丁山“在合江县西南五十里。其山峰状

  • 华宁县

    1932年改黎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华宁县。钱一《华宁县由来》:“它的命名是因县城北面有一华盖山,其次,又因历史上曾取名为宁州,故取华盖山和宁州的一个字来命名为华宁县。”(载《地名集刊》198

  • 沮中

    亦作柤中。指今湖北南漳、宜城两县蛮河流域一带。一说今湖北沮河上游地区。《晋书·宣帝纪》: 魏正始二年 (505),“ (吴) 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隲掠柤中,帝请自讨之”。《水经·沔水注》: “

  • 坤德六合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太和三年 (479) “春正月癸丑,坤德六合殿成”。

  • 龙涸郡

    北周天和元年(566)于龙涸防置,属扶州。治所在嘉诚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甘松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一带

  • 绕霤

    在今陕西丹凤县西。《汉书·王莽传》: “命明威侯王级曰: ‘绕霤之固,南当荆楚’。” 颜师古注: “谓之绕霤者,言四面塞厄,其道屈曲,溪谷之水,回绕而霤也。其处即今商州界七盘十二绕是也。”

  • 高乐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三十里董村乡。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董村。属勃海郡。东汉省。

  • 白撒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赤水卫。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南白沙乡。后废。在白沙场西有明千户所旧城遗址。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北。属赤水卫。清废。

  • 管涔山

    一名燕京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主峰卧羊场,海拔2603米。《山海经·北次二经》: “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古称燕京山。在山西省西北部,为吕梁山北段分支,南接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