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龙山

乌龙山

①即古卢龙山。在今河北迁西县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乌龙山“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古卢龙山也。卢龙塞当在其地”。杨守敬《水经注疏》谓卢龙塞即“今潘家口”。

②一名乌山。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宋《淳熙严州图经》卷2仁安山:“旧名乌龙山,其傍当驿路,有岭亦名乌龙岭。”北宋末改名仁安山,明初复旧名,李文忠败苗帅于乌龙岭,即此。

③即乌奴山。在今四川广元市西。清彭遵泗《蜀碧》卷1:崇祯十年(1637),李自成由汉中攻广元,杀总兵侯良柱,“结七十营于乌龙山下”。《清一统志·保宁府一》:乌奴山,“《旧志》:一名乌龙山”。今山东麓有“广元皇泽寺”。

④即今云南东川市西珙王山。唐至明称乌龙山。《元混一方舆胜览》:乌龙山,“山有十二峰,北临金沙江,蒙氏封为东岳”。《云南山川志》:“山北临金沙江,有十二峰耸秀,为诸山之冠,八九月间,上常有雪。其顶有乌龙泉,下流为乌龙河。蒙氏封此山为东岳。”


又称乌龙岭。在浙江省建德市东。海拔909米。山势磅礴雄伟,为古严州府的镇山。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苗帅杨完者屯兵乌龙岭,李文忠、邓愈击败之,即此。山中层峦叠嶂,林木葱郁,风景优美。有乌石寺,为古代名刹。


猜你喜欢

  • 瓦述啯陇长官司

    清嘉庆十二年(1807)置,属理塘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白玉县东南纳塔乡。一说在今新龙县西南弓龚纳。宣统三年(1911)改流,属登科府。

  • 元山镇

    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吉山下。清同治《上江两县志》卷5《城厢》:有“元山镇”。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江宁县记:“元山镇在城南四十里。”(1)在四川省平昌县北部。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元

  • 白土村汛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白土镇。清设白土汛,有把总驻此。

  • 阳明山

    又名舂陵山、洛阳山。在今湖南宁远、祁阳、新田、双牌等县间。《清一统志·永州府一》:阳明山“在零陵县(今永州市)东一百里,黄溪之尾。山最高,朝阳始出而山已明,故名。多石少土,山根皆露,其麓险绝,无径可登

  • 都江县

    1913年改都江厅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都江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与三合县合并置三都县。旧县名。1913年由都江厅改置,治都江(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都江镇)。

  • 张嶻港镇

    即今湖北天门市西南五十六里张港镇。旧属潜江县,清设外委驻防。

  • 羌谷水

    ①即汉呼蚕水。今甘肃西部陶勒河、北大河。《寰宇记》卷152酒泉县:“呼蚕水,一名潜水,亦名羌谷水,俗又谓福禄河,西南自吐谷诨界流入。”②即今甘肃省黑河及其上源甘州河。《汉书·地理志》张掖郡๲

  • 江西省

    元立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为江西省,治所在南昌府(今江西南昌市)。民国时治所在南昌市,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简称赣,别称豫章、江右。在中国东南部,北临长江,南依南岭,东傍武夷山,西负罗霄

  • 斗虎店

    在今江苏沛县东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沛县:“斗虎店在城东南三十里。”

  • 黄草峡

    又名黄葛峡。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长江岸。《资治通鉴》: 唐大历四年 (769),泸州刺史杨子琳叛,率兵东下,“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黄草峡,子琳悉擒之,击守仙于忠州,守仙仅以身免”。即此。唐杜甫 《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