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审旗

乌审旗

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清顺治六年(1649)置,原驻地在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北阿都亥村。民国间属绥远省,20世纪40年代迁今乌审旗驻地达布察克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邻接陕西省。属鄂尔多斯市。面积1.16万平方千米。人口9.5万。有蒙古、汉、满、达斡尔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32%。辖1镇、6苏木、7乡。旗人民政府驻达布察克镇。乌审,系蒙古族部落名,清初以左翼速伯特、卫新二部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后以卫新演化为“乌审”作旗名,意为“用网套的人”。明天顺年间蒙古族入牧。正德五年(1510年)属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年)置鄂尔多斯右翼前旗,通称乌审旗,扎萨克驻巴哈淖尔。清末沿长城地段划入陕西省榆林、横山二县。1927年在锡尼喇嘛等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政权,1929年废。1950年成立乌审旗人民政府,旗治达布察克,属绥远省伊克昭盟。1954年绥远省撤销,改属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改属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农业主要在南部无定河流域,产糜黍、谷子、荞麦、玉米、水果等,巴图湾水库养殖鱼类。畜产牛、马、绵羊、山羊、骆驼等。有良种鄂尔多斯细毛羊、乌审马。工业有化工、烧碱、建材、电力、印刷、制药等厂。有公路接210国道。古迹有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大夏国统万城遗址和锡尼喇嘛纪念塔等。


猜你喜欢

  • 来峰州

    亦作束锋州。来为束之讹。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一带。

  • 春王门

    即汉长安城宣平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王莽时改名春王门。《汉书· 翟方进传》: “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 师古注:“春王,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也。本名宣平门,莽更改焉。”

  • 莫力庙

    即今内蒙古通辽市西莫力庙苏木。以清嘉庆年间所建莫力庙而名。村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西部。莫力庙苏木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50。莫力庙建于清嘉庆年间,莫力,藏语意为“坨子山”;一说蒙古语意为“马

  • 哈州

    又作哈尔分、合里宾、哈里宾。元改金合里宾忒千户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纽依河入黑龙江口附近。后又置兀者吉烈迷万户府治此。明初改置哈尔分站。又作哈儿兮、合里宾等。元置,治今俄罗斯境内阿纽依河入

  • 浮来

    春秋时纪邑。在今山东莒县西。《春秋》: 隐公八年 (前715),“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注: “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方舆纪要》 卷35谓在蒙阴县西北三十里。《

  • 南洋河

    即古雁门水。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源于山西阳高县南,东北流至河北怀安县东入洋河。《清一统志· 宣化府》: 南洋河 “在怀安县西。自山西天镇界流入,经柴沟堡西南五里,又东入东洋河”。

  • 裴李冈遗址

    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十五里裴里冈村西。1977—1979年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墓葬一百一十四座,陶窑一座,灰坑十余个及几处残破穴居房屋,出土石器、陶器、骨器四百多件。东为聚居遗址,西为氏族墓地。距

  • 灯架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北四里。《方舆纪要》卷110崇善县:灯架山“高耸尖秀,望之巍然”。

  • 柿陂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 柿陂 “在县西北八十里。源出分宜县,溉田千顷,宋绍兴中县令吴明卓修复”。

  • 广孝泉

    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东南二里。古名舜井。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5: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幸舜庙,赐舜井名广孝泉”。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东南。旧名舜井,东西相去四百步,泉脉相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