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义阳国

义阳国

西晋泰始元年(265)置,都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信阳二市与新野、唐河、桐柏、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枣阳、广水等县市地。其后治所属有迁徙,太康九年(288)改为义阳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置,治新野县(今属河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新野、唐河、桐柏、罗山、信阳、邓州等县市及湖北省枣阳、随州等市。属荆州。其后治所屡有迁移。东晋末改为郡。


猜你喜欢

  • 下茅墟

    即今广东四会市西北下茆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四会县西北有下茅墟。

  • 营前墟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九十五里营前。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州府兴国县东有营前汛。

  • 乌江县

    西晋太康六年(285)置,属淮南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北四十里乌江镇。东晋属历阳郡。南朝宋为临江郡治。梁为江都郡治。陈复为临江郡治。北魏属临滁郡。隋属历阳郡。唐属和州。明洪武省入和州。古县名。西晋太康六

  • 广吴山

    在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9宁远县:吴山,“山下有广吴堡故城,宋所置也”。

  • 兴和县

    1912年改兴和厅置,后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兴和县。1928年划归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邻接河北、山西两省。属乌兰察布市。面积 3499 平方千米。

  • 悉立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载: 在悉立地区,首领为章首领,名叫诺那。《新唐书· 西域传》: “悉立当吐蕃西南。”又《章求拔传》: 章求拔 “居悉立西南四山中,后徙山西,与东天竺接”。悉立为西藏最

  • 滨江厅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哈尔滨 (今黑龙江哈尔滨市)。据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设治顷以此地临江 (松花江),且就土人之惯称故名。” 宣统元年 (1909) 属吉林省

  • 巴加西仁

    又作邦家锡仁。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为梵语名。原西藏贵族拉鲁之庄园。现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郁郅

    战国秦邑,即今甘肃庆阳县。《汉书·西羌传》: 秦惠王时,“伐义渠,取郁郅”。即此。西汉置为郁郅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后汉书·西羌传》:“秦伐义渠,取郁郅”,即此。西汉置为郁郅县。

  • 拓州

    西魏改宜州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寰宇记》 卷147峡州: “后魏改宜州为拓州,盖取开拓之义。” 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北周改为峡州。西魏改宜州置,治夷陵县(今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