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义阳三关

义阳三关

即“三关”。南北朝时义阳郡(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市)南黄岘、武阳、平靖三关的总称。


南北朝时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市)南平靖、黄岘(宋以后称九里)、武阳(一作武胜)三关之总称。在河南省信阳市南,豫、鄂两省交界处。武胜关古称直辕,平靖关古称冥阨,九里关古称大隧。信阳在北宋前叫义阳,故有“义阳三关”之称。三关与郡城势如首尾,处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为南北兵争要地。《南齐书·州郡志》:义阳“有三关之隘”,即此。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遗迹。周围松杉林、果树园、竹园和茶园遍布。


猜你喜欢

  • 瑞安府

    南宋咸淳元年 (1265) 改温州置,治所在永嘉县 (今浙江温州市)。辖境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二县,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为温州路。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因温

  • 冽口

    在今朝鲜黄海道殷栗。《史记· 朝鲜列传》: 西汉元封间,攻卫氏朝鲜,“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冽口”。《索隐》 苏林曰: “县名。度海先得之。”

  • 任春堡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南仁存乡。

  • 黄榆岭关

    一名黄榆关。明置,即今山西和顺县东六十里马岭关。《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黄榆岭关在 “县东八十里太行山顶,路通直隶邢台县。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

  • 郿坞

    在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水北岸。《后汉书·董卓传》: 初平中封郿侯,“又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魏书·地形志》:平阳县有 “郿坞”。东汉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筑,在今陕西省眉县

  • 尼堪河

    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南之乌拉嗄河。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尼堪河“一作佳里河。《盛京志》作嘉拉, 满州语间隔也。即宝兴河。(乌云)县东南百五十里。东北流五十五里,注于黑龙江”。

  • 白石关

    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白石关。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连山厅图:西北有白石关汛。

  • 弥沙井

    即今云南剑川县西南弥沙镇。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清一统志 ·丽江府》: 弥沙井 “在剑川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有盐课大使驻此”。

  • 余姚州

    元元贞元年(1295)改余姚县置,属绍兴路。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余姚县。元元贞初升余姚县置,治今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属绍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 宛委山

    一名玉笥山。又名天柱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吴越春秋》 卷6: 大禹 “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