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义门镇

义门镇

明置,属亳州。即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四十六里义门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1)在山西省保德县北部,西邻陕西省。面积90.9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门,人口850。传北宋治平年间,村民赵宁十世同堂,家众五百余口,和睦相处,很讲道义,经朝廷表扬,号其都义门,村亦应之。1949年属保德县一区,1954年属暖泉乡,1958年属贾家峁公社,1960年属暖泉公社,1984年改设义门镇。2000年贾家峁乡并入。产谷子、玉米、黍子、高粱、马铃薯。有制砖、电石、铝土等厂。公路通保德、河曲等地。古迹有狄元昌墓、福禄寺碑、安宁寺等。(2)在安徽省涡阳县西北部、涡河两岸。面积62.2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义门集,人口7410。义门历史悠久,为战国之楚地,隶属城父县。唐明皇时改为真源县。时有九门,多毁于“安史之乱”,仅剩“仪门”。清末为避宣统讳,改为宣门,后复为义门。建国后设义门镇,1958年为义门公社,1979年复设镇。1992年义门乡、程楼乡和邓楼乡的小辛村并入。主产小麦、玉米,盛产白芍、苔干。有化工综合、骨胶、回民食品等厂。为邻近市县农副产品集散地。202省道经此,涡河常年通航。(3)在陕西省彬县西北部。面积10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门头,人口970。原名李家胡同,相传唐武德年间已得名。1913年后改今名。1949年设义门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有公路通312国道。


猜你喜欢

  • 邛崃县

    1913年改邛州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元和志》卷31邛州:“南接邛来山,因以为名。”县以邛崃山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4年改设邛崃市。旧县名。1913年以邛州直隶州改置,治

  • 浔州府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浔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贵港、平南等县市地。清属广西省。民国初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浔州路置,治桂平县(今广西桂

  • 宜门千户所

    明置,属荆州卫。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一百三十里。后改属承天卫。清废。

  • 莲勺县

    ① 一作莲芍县。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三国魏属冯翊郡。隋大业元年 (605) 废入下邽县。②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 侨置,属冯翊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西魏改为蓝水

  • 冈溪县

    南朝宋泰始六年(470)置, 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泰豫元年(472)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置,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西北。属始兴郡。泰豫元年(472年)废。

  • 中长铁路

    即中国长春铁路的简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对中东铁路满洲里至绥芬河及南满铁路从哈尔滨至大连的干线的合称。全长2400余公里,由中苏共管。1952年全权交回中国。即“中国长春铁路”。

  • 富有桥市

    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四十里富有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通山县东有富有桥市。

  • 苍龙岭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北峰。其地中突旁削,宽仅二尺余,两旁直立,深不见底。清光绪《华岳志》卷6载鄂海《修西岳庙并修山记》:“苍龙岭耸立天际,两傍悬崖万丈,无可倚傍,人过此若从鱼背上行,即韩文公痛哭处也。

  • 摆笼山

    在今贵州贵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摆笼山 “ (把平砦长官) 司东二十里”。

  • 玉田县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改无终县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玉田县。后属蓟州。清属遵化直隶州。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部,邻接天津市。属唐山市。面积 1169.3 平方千米。人